105 太上皇(2 / 4)
回来,而且还不让自己跟着。
有这么为人父为人兄的吗?动不动便来一句公主今晚留宿宫中,要不要这样刺激人家小心肝来着?好不容易盼回了人,结果探到消息公主回府前来拜访的人尤其多。晚上瞧着傻丫头那吃力的样子,莫尧只能忍着心头火,这一日日煎熬下来,眼睛下面都乌青了。
冬至心疼地摸了摸莫尧瘦掉的下巴,“等娘的百日祭过了,咱们就回青州。”冬至就是冬至,就算父皇和三哥哥喊自己锦绣,但对她来说,她只是冬至,是师傅的冬至,是莫尧的冬至。
莫尧心底就跟灌了蜜一样甜,搂着傻丫头直咧嘴笑。
等冬至将打算同宫里头的两位一提起,立刻招来强烈反对。这怎么可以?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女儿(妹妹),不好好带在身边护着,去青州做什么?两位君王,气场全开,便将罪过全怪到莫尧头上。
若不是你怂恿的,锦绣怎么会想到去那青州城?
结果,这对小夫妻,一个只安静乖巧地坐着,一个便由着你骂,还时不时同对面瞄上一眼,只把殿上的俩父子气得万佛升天。只是冬至主意已定,她问过师傅,古墓可以不回去,但绝不会留在京里。
既然如此,那便去青州城。
小白想起苏家那个哑巴,点点头,也就同意了。他现在是真发现,没了冬至烧得饭菜,他是真吃不大惯外头的东西。
何况莫尧的娘亲也在青州城,既然如此,那边回青州去。元崇只想着怎么给莫尧使点手段留下两人,对了,不如换下莫知府,让他做个京官,这样不就……这个念头才刚刚起来点,那边厢就遭了太上皇一记冷眼。
这青州城的知府,是谁都能做的?
父子两个也不知道关上门说了什么,总之等大行皇后百日祭一过,城门口便出来一辆马车并五十位一等一的护卫。另已有五十名已经沿途查看去了。马车上除了小白和莫尧夫妇二人,还多了一位闭宫修养生息的太上皇。
有什么办法?
皇后已经去了,这宫里只剩他孤零零地一个糟老头,不如跟着贴心棉袄走,到时候还能抱抱跟女儿一样可爱的小孙女,那日子想想都美。只看着对面面无表情的皇叔,太上皇心底还是止不住失衡。
明明是自己叔叔,但瞧着就跟自己儿子似的,他心底能想得通才怪。
莫尧才不去管岳父大人的小心意,只一路呵护着自己的娘子,盼着早些回去见过娘亲才好。
等马车一路晃悠悠地到青州城后,直接向知府家驶去。
莫尧才漏了张脸,里头就听见一阵兵荒马乱,片刻后,莫知府伴着知府夫人卢氏迎出门来。莫尧现在是驸马,然后才是他们儿子。
若只有自己,莫尧定是不让娘亲跪的,只牵着冬至的手微微站在一侧。莫知府觉得奇怪,一抬头便看见了太上皇,连忙俯下身子拜得更低。怎么……太上皇也来了青州城?
惶恐地将人迎进正堂,莫知府也奇怪那个白发男子。
太上皇坐正位,冬至也不管他什么脸色,规规矩矩地走到卢氏面前拜了拜,喊了声娘。卢氏轻声应了两声乖,褪下手腕上的冰魄镯子撸到她腕上。
关于太上皇的事,自然不能同外人提起。一切都安置好后,卢氏派人请了莫尧过来。对莫尧来说,他现在成了驸马,往常那些抱负也就摆不到明面上了。好在娶了个称心如意的妻子,卢氏别的也就不求了。
莫尧对着卢氏撒娇,毕竟自己成亲的时候,娘亲没能瞧见。只把卢氏哄得眼圈红红的,差点忘了正事。
指了指桌案上的信,卢氏示意莫尧自己拆开来看。
信是苏家老夫人写的,有些日头了。那时候苏家刚获了罪,那人又能拿出账册点出苏家同他的关系,莫老爷也是包庇不得,判了个充公。之后,听说是过得不怎么好。
莫尧看着老夫人上头恳切的求助意思,“娘,这事我来办,您啊,好好教教冬至,旁的就别操那个心了。”
卢氏看着风华正好的儿子,心底喟叹,到底是长大了。
莫尧回房后,捏着卢氏的信,倒是也没细看。
苏家之前的确同五皇子的人有勾连,不然当时还是太子的元崇也不会派自己盯着了,判个充公,谁叫他自己留人把柄了?
算了,还是等苏家二少爷子辕回来后再说吧。冬至端着甜汤进屋,看也不看那信,只守着莫尧将甜汤喝了,才微微抿了抿唇角,眼底有着浓浓的喜悦。莫尧想了想,让那苏子轩受点委屈也好,免得以后还那样不知天高地厚。何况,娘都说了,他同杜如蘅那个哑巴已经和离了,既然如此,多给梅笙点时间,好让他将哑巴娶回去也不错。
莫家驸马爷携锦绣公主回青州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毕竟他们不想回到京城时那样的生活。小白在府里转来转去,出了知府大院,却没多久又转了回来,没法子,他实在找不到去苏家的路。
太上皇住得离小白最近,连着几天看小白出门溜达一圈又回来后,他也心痒痒的跟着出门了,然后总算见识到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