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甘少卿出使(2 / 2)
现在清军在江南处处受挫,在博洛、尼堪等人看来,作为总理江南军政的洪承畴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他已颇多怨言。
试想,如果这个时候洪承畴用韩刚换回自己的儿子,费扬古乃至博洛等人会作何感想呢?
特别是费扬古,损失了一千七百人,才得到韩刚一个战俘,洪承畴却用来换回自己的儿子,费扬古肯定十分愤慨。再加上秦军挑拨离间的话,出现什么后果很难想象。
而第二个套则复杂得多,三选一,表面上看秦牧很大方,三个人选的分量确实也很足,图赖原是正黄旗八大臣之一,实受固山额真一职,地位仅次于旗主,具体负责一旗的事务。
尚可喜与孔有德是三顺王中的两位,用一个王换一个参将,看上去也是大清赚了。
然而这三选一的选择题本身就不好选,选了其中一个,就等于得罪了其他两个,所以洪承畴宁愿甘南提出唯一的人选,也不愿他给如此“宽松”的选择权。
当然,光是这样的话,洪承畴也不会太为难,但深入分析之后,你就会发现三人之中选谁都不妙。
先说图赖,图赖原是正黄旗八大臣之一,与螯拜、索尼等人坚持拥护豪格,把图赖换回来了,等于是增强了这豪格一方的实力;
现在多尔衮内外交困,处境十分艰难,把图赖换回,对多尔衮有害无益,必定会引来支持多尔衮一派的多铎等人的强烈不满。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如果选择换图赖而放弃尚可喜和孔有德,还会让绿营兵乃至汉军旗心寒,尚可喜与孔有德很早就归附满清,可不是孤家寡人,在汉军旗中有着大量的人脉;
两人都是王爵,身份不比图赖低,放弃他们,而换取图赖,这是明显的厚此薄彼,必定会引发绿营及当军旗的不满。
再说尚可喜与孙有德。
没错,这两个都是多尔衮的拥护者,本文来源:读者吧,换回他们对多尔衮来说,比换回图赖有用。
问题就在于,尚可喜与孔有德都是汉人,在唯一的机会面前,洪承畴不换回满人而换汉人,又必定会引发其它满人的愤慨,特别是反对多尔衮的人,肯定会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如果谁也不换,行不行呢?更不行,这会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图赖、孔有德、尚可喜三人背后的势力会对他群起而攻之。
洪承畴一瞬间心念百转,千头万绪,实在难以决择。
甘南好整以暇地饮着茶,他玩的不是阴谋,是裸的阳谋。就象在燕京,多尔衮也一眼看出了他的用意,但看出又怎么样,看出也破解不了,因为主动权全部掌握在大秦手上。
现在洪承畴面临的也是类似的情况,不管你换谁,都会陷入套中。
洪承畴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对这一点,甘南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