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续弦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死有余辜

第二百四十二章 死有余辜(3 / 8)

晦气。

......

虽然抓捕是在深夜,京城里的动静不大不小,但一个二品的将军整个府上都被“端了”,而另外一个涉案的还是尊贵的王爷,这个话题还是足够老百姓们谈论许久的。

加上沈贵妃坠湖滑胎,不治而亡,这消息也很快从浣花山传到了京城,众人都以为两者之间并无关联,通奸的事儿就顺理成章的被压了下来。

之所以不曾将沈贵妃和煜王通奸的罪行公之于众,皇帝有他的考虑。

一方面,沈贵妃已死,人死灯灭。再追究其他也没有意义了,反而会令沈家难堪。沈家掌握庙堂,大部分新晋的官员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厚联系,就算皇帝不想受制于沈家也不行。

另外。煜王虽然还活着,却生不如死,他乃东方家的人,更是皇帝的亲弟弟,与贵妃通奸这样的事实,涉及皇室家丑,不提也罢,因为东方煜背负着谋逆之罪,就足够他受得了。

人只有一命,不可能多死一次。数罪并罚,倒也不便宜他什么!

这个结果,亦是皇帝和皇后商量出来的。

再说,沈贵妃还育有一个女儿,也是大邑的公主。若母亲被指证私通,那孩子也会遭到牵连,何其无辜。

而且南婉容如今大腹便便,一对皇儿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生,东方寻作为皇帝,虽然不怕什么,也想给自己的儿子积积德。避免杀戮太重。

等着侍卫长传回消息,尉迟恭已被收押在大理寺地牢,随即又牵扯出了刑部尚书和好几个涉案的朝廷命官,都一并收押了,只等皇帝养好伤,就能带着东方煜回到皇城。接受大理寺卿的审讯。

......

避暑行宫内,除了木槿庄里的南华倾和莫瑾言知情,其余行宫中的妃嫔和伴驾宾客都不太明白,只以为七月二十那天,煜王陪伴皇上再上山顶宗庙祭拜先祖。却突然挟持了君上,最后被擒,牵扯出了和尉迟恭勾结谋逆一案,仅此而已。

紧接着,就在七月二十当天,皇上御诏:贵妃沈氏落水后不治而亡,赐浣花山安葬,陪伴山庙宗祠的先祖。

看似荣光,可以死后安寝于浣花山为陵,但稍微聪明一点儿的人都能从这一则御诏中看出些端疑。

比如沈蕴凌死后为什么没有追封?

一般来说,贵妃死后,都能被追封为皇贵妃。虽然人已经死了,升等并无实质的意义,但人死名留,总归是对家人的一种安慰。

另外,为什么不赐随葬皇陵,而是就地安葬在这避暑行宫所在的浣花山呢?

说是宗祠所在,说是陪伴大邑先祖,但先皇们的正位灵牌都在皇陵宗庙中供奉着呢!这里不过是每年七月十五祭祀时,皇帝拜一拜复刻的牌位,何须她一个贵妃来陪伴?

但这些疑问,也仅仅只是疑问而已,众人就算猜测纷纷,也找不到地方去询问答案,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七月三十,皇帝康复,终于带着一种妃嫔和伴驾的宾客启程回到了京城,同时被押解回京的,还有手脚皆段,已成废人的东方煜。

而景宁侯南华倾和夫人莫氏却没有随驾回到府中,只向帝后请求,暂时留在了避暑行宫的木槿庄之内。

景宁侯夫妻留下来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景宁侯夫人莫氏身怀有孕,需要安静休养,暂时不适合舟车劳顿。

帝后念其不易,特许景宁侯留住浣花山木槿庄,只等景宁侯夫人的情况稳定,再行返回京城。

......

没有了御驾的浣花山,安静的一如普通山林,除了悠悠鸟鸣,便再无其他声响。

随着御驾的队伍离开之前,沈画专程来看望了莫瑾言,为其诊脉,又开了方子,并留下一个药童和一些安胎的草药,嘱咐了又嘱咐,这才不得已跟随皇后而去,毕竟皇后身怀六甲,又是双胎,更需要他好生伺候和观察,以免发生任何意外。

一开始,莫瑾言有些不放心皇后,但南华倾安慰她,说沈贵妃已死,皇帝又知道了姐姐腹中乃是一对皇儿,定会周全严密地保护好姐姐,让她不必担心,只好好在这里安胎就是了。另外,他也会安排暗卫盯紧京城的动静,已有情况,及时赶回去也是一样的。

如此,因为对木槿庄的喜爱,加上自己的身体实在不允许长途奔波,莫瑾言便安安稳稳地住了下来。

谁知道七月二十一的时候,竟来了客人造访,莫瑾言一看,是母亲白氏和自己的贴身丫鬟玉簪,顿时眼泪就止不住了。

南华倾知道莫瑾言心里惦记的是什么,所以特意命暗卫将白氏接了过来。

作为母亲,陪伴在有孕的女儿身边,身为丈夫的南华倾也能安心一些,因为他还有些事情必须要做,无法每时每刻守着莫瑾言。而自己不在的时候,也只有丈母娘最能让自己放心了!

莫瑾言知道南华倾在做什么,毕竟京城那边,尉迟恭留下个烂摊子,而尉迟家与南家更是名义上的亲家。尉迟如歌的事情尚未了结,如今尉迟恭又入狱,南华倾若是不解释清楚,有可能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