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为难(九)(3 / 6)
,就因为她是公主吗?
睡在榻上的驸马辗转反侧了,高阳与姚夫人这样对待南平王,我病了看来也不用指望高阳会在旁边。。。。。。
睡不着了起来探头往里面看了高阳,睡得正香。床上的红纱罩的灯光散染到她轻轻起伏的胸前,齐伯飞觉得有些气促了,真的很想抱了她亲一亲在怀里揉上一揉。可是却只能轻叹了一口气,自己又出来了重新回到榻上去睡了。
雨又是一天一夜,第二天,沈王妃上殿去,果然是两个淘气侍卫跟了上殿去,站在了一旁,睁大了眼睛看新鲜。
看了妙姐儿坐定了,还没有说话,就有一位官员先站了出来:“几日大雨,以前从没有过,这实属是天灾了,天灾源于人祸。。。。。。”
沈玉妙觉得一股火气升腾而起,她还是耐了性子听完了,我上殿理事就成了人祸了。
这位官员退了下去,阮大公子躬身站了出来,侃侃而谈了:“。。。。。。前朝女主,又是如何。。。。。。夏之妹喜,殷之妲已,周之褒姒。。。。。。”
高阳公主与陶秀珠本来是想上殿来为南平王妃撑腰的,一看这阵仗,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再看了一个接着一个站出来的官员们,两个人吓得也不敢说话了。
沈玉妙觉得自己脸上还能有笑容,已经是难得的了。她本来是想上殿来交待百官分派事情的,还没有容她说出口,这些人一句接了一句,话都象炮弹一样。
阮大公子说完了退回去,现在殿上换了另外一个人在说。
周怀武站在武官的班里,认真看了看阮大公子甚至是有些得意的表情,他这是想作什么,这样能把王爷逼出来?王爷不想出来,谁也没有办法?
看了殿上的沈王妃被欺负的苦,周怀武第一次有了测隐之心,现在说话的是一位低级的官员:“。。。。。。乡人与大雨之中,可见江水中有长蛇之物,可见这场大雨乃是天之警示。。。。。。”
沈玉妙压住了火,含笑听完了,这殿上唯一出来与他们抗衡了,指责了:“王妃驾前失仪,王爷颜面何在?”只有杜威一个人而已。
他是王妃的亲戚,也没有人拿他的话正经去看待了。
沈王妃一个字也不想和这些人说了,眼前不解决了这件天灾的问题,也无法使唤得动这些人。她心灰意冷的从殿上下来了,外面会了高阳公主和陶秀珠,这两个淘气的人只是同情的看了她,没有想到这样被人欺负了。
回到了王府,陶秀珠也不说王爷病了,缠着妙姐儿陪了自己,任是谁这会儿也知道,沈玉妙最需要的是清静。
朱宣已经知道了殿上的事情了,他负了手立于了房外,果然看到了妙姐儿一会回来了,外面依然是大雨不止,妙姐儿哭着回来了。
脸上也有雨水,也有泪水,一看到了朱宣站在廊下,上来了就扑在了他怀里,呜咽的哭了起来。
朱宣搂了她进房里来,取了丝帕为她擦拭了眼泪,安慰她:“好宝贝儿,别哭了。”沈王妃认真的哭了一个痛快。
我怎么就惹了天灾了,我怎么就成了人祸了。。。。。。她在心里反复这样问了,紧紧拉了朱宣的衣服,泪水滚滚而下。
朱宣看了真是心疼,只是抱了轻轻晃了她。沈玉妙哭得差不多了,才上气不接下气的喊了一声:“表哥。”紧紧搂了他脖子,把满是泪水的脸埋在了他的怀里。
朱宣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停的抚了她的头发,轻声道:“表哥知道,表哥知道。”
午饭后,朱宣哄睡了妙姐儿,换了衣服披了油衣走出二门来,外面是朱福朱喜带了马,蒋家两位舅舅,还有齐伯飞。
六个人一行上了马,往堤坝上来。齐伯飞带了朱宣去看了几处渗水的地方,蒋家两位舅舅也是一个意思:“王爷,这雨看来是停不了,于其等了炸堤,不如咱们先泄洪。”
蒋家两位舅舅也是天天都来,手指了前面道:“那里有几处泄洪的口子,请王爷与驸马去看一看。”
一行人就了冷风中看看这三处地方这才回来。进了王府里,请了大家书房里坐了下来,早就备好的姜汤送了上来。
齐伯飞看了南平王说了一句:“王爷病中,也无奈天灾啊。”蒋家两位舅舅忙开了口笑道:“王爷这几时精神象是好多了,驸马来探问了,带了太医来,更是好多了。”
朱宣听了他们掩饰,也淡淡一笑,手端了姜汤,笑道:“有时夜里起了风,还是觉得不舒服,不过服了太医的药,是渐渐好了,天气暖和时就舒服些。”
齐伯飞也笑道:“将军们多有风湿,脚足酸麻的病,草原上的风都说是极其寒冷,地想来又潮湿。”
大家就了伤病说了一回,喝完了姜汤,然后命朱福展开了河工地图,一起来看哪里是泄洪的最好的口子。
堤坝外全是良田,紧依了堤坝,原本是近水灌溉,这下子却成了泄洪的要道了。
看来看去,只有与淮王相邻的那个口子最适合泄洪了。蒋家两位舅舅也手指了这一处道:“想来在别处泄洪的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