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温情(二)(6 / 7)
对着母亲哭够了,就奔到父亲身边来,朱宣弯下腰来抱着端慧在怀里,端慧郡主搂着父亲的脖子又重新开始哭了一个一塌糊涂。
南平王夫妻回京见到家人的第一面,以母子哭了一个痛快来开场。朱宣用手里的丝巾不时的给端慧拭去眼泪,柔声安慰她:“小郡主不哭,再哭就不好看了,父亲不喜欢,母亲也不喜欢。”
端慧郡主哭兮兮地道:“才不会不喜欢端慧呢。”朱宣笑了一下,还是来找这痛哭的根源,就是妙姐儿,她和女儿一起哭,才把儿子也招哭了。
“妙姐儿,哭了这一会儿了,父母亲还在等你呢。”朱宣的这句话才把妙姐儿从哭泣中拉了回来,这才擦擦眼泪,拉着膝下的小儿子朱闵,走过来给老侯爷太夫人行礼。
太夫人和老侯爷都是含笑:“起来起来,路上一定累了,进来换过衣服再说话吧。”看看妙姐儿,太夫人也对老侯爷道:“妙姐儿也长高了。”
后面是朱宣笑着接了一句:“她何止长高了,胆子大得很了,这么多的人在街上,就这么打马跑回来,跟在后面的人看着害怕。”
方氏忍住笑过来给大嫂行礼,大哥和大嫂的西洋景儿,只有我们家才有的独一无二的西洋景儿又开始了,怕她骑马,不给她骑不也就完了。何必骑了又来担心。不过方氏也是很羡慕,骑着马一阵风似的就来了,真让眼红。
一时进到里面,妙姐儿重新去换了衣服来,朱宣跟在后面又交待一句:“不许再哭了,你把孩子们都弄哭了。”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是哭得眼睛微微的红了。
“嗯,”妙姐儿站着让瑞雪帮自己最后在腰带上系上一个白玉执枝童子佩,对着镜台照上一照,身上是新换的一件铺石地折枝花纹大红蜀锦的锦衣,显得小脸儿白莹莹的,这才回过身来冲着朱宣不好意思地一笑:“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哭出来了。”
朱宣也是新换的一件青色方格兽纹锦衣,伸出手来携着妙姐儿一起往太夫人房里来,离得老远就可能听到太夫人房里的欢声笑语声:“王爷和王妃都回来了,太夫人今天应该是高兴的才是。”
自然有人赶着来说好听的话,太夫人坐在一堆亲戚中间,精神百倍地谈笑风生:“看看王爷,还象是第一年去军中回来的样子,”这真是偏心自己儿子才说的话了。
已是中年的朱宣只能说是更稳重,要说和第一年去军中时回来一样,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偏偏老侯爷在一旁附合:“我也是这样看。”朱明朱辉更是两个应声虫。
然后再说妙姐儿:“说是跟着王爷上战场我还不行,把我唬得几夜睡不着,看看骑着马过来,也象个样了。”
朱宣和妙姐儿这个时候才含笑走进来,夫妻两个人从来站到哪里都是抢眼睛的,更添成熟气韵的朱宣和美貌大方的妙姐儿重新给老侯爷太夫人行了礼,老侯爷和太夫人更是只会呵呵笑了:“起来起来,”一看到儿子媳妇就只会说这一句了。
四个孩子重新过来给父母亲行了礼,朱睿是一件青色锦衣,毅将军也是同样的一式一样的衣服,刚才在外面接父母亲时就穿得一模一样的朱闵和端慧郡主刚才因为哭得哇啦啦没有让母亲猜,这一会儿重新又换过一身衣服来让父母亲猜。
双胞胎都是一样的淡青色绣花鸟的衣服,脖子上面都挂着一个金项圈,一样的束起头发来,站在父母亲面前只是不说话,也不笑就用眼睛看着。
儿女们出了这样一个难题出来,房里的人都含笑看着王爷和王妃,看他们两年了没有见到双胞胎,是不是能够猜得出来。
有心人就可以发现,今年王爷回来,要谈笑风生的多。朱宣含笑看看妙姐儿,顺理成章的把这个问题抛给妙姐儿:“妙姐儿来猜。”
坐在朱宣身旁的妙姐儿也是含笑看着眼前这一双儿女,都是随了自己的大眼睛挺直鼻子,笑盈盈地道:“有点儿胖乎乎的是端慧,”用手指点一点端慧尚没有脱去婴儿肥感觉的小面庞:“这嘴里硬硬的,这是一颗糖。”
一旁小小年纪看着飘逸俊秀的是小儿子朱闵。妙姐儿刚把话说完,朱闵一声欢呼就到母亲膝前来,伏在妙姐儿膝上只是笑:“母亲猜对了,端慧你又吃糖了。”
端慧则是去了父亲膝前,朱宣抱着女儿到怀里来,看着她习惯性的又抱着自己的脖子,怀里这小小的身子让朱宣心里疼爱不已,再看一眼一旁的妙姐儿,南平王在端慧脸上亲一亲问她:“又吃糖了,现在夜里是不是还要放块糖在嘴里。”
太夫人看着这一家子,也是含笑:“天天晚上要看着她呢,不让她再夜里吃糖。小荷包也给她收起来。”
端慧郡主回头对着祖母做一个鬼脸,被父亲看到又是嗔怪了:“不象话,那是什么样子对祖母。”太夫人赶快道:“你别管她,小孩子呢,你一回来,样样都要看着你的脸色走才行。”
方氏和申氏不能不互相交换一个眼色,王爷回来了,一说要回来,也许是心里作用,感觉上一说要回来,从前几天里,家下人的勤恳程度都不一般。看一眼大嫂,走的时候管家,应该还是她在管家,从封地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