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番外(四)(6 / 7)
今天打仗明天被袭,一直拖到妙姐儿四岁,他思念父母亲,三年没有回京的朱宣回到京中,如他所料过了年回军中,路上去看妙姐儿。太夫人指了四个妈妈四个家人跟他一起去,说难听些,是押着这位小侯爷一起去。太夫人一说话就:“我命苦只生了一个儿子,不然我不和你说话。”朱宣老老实实地去看妙姐儿,去的路上,还在想着那个秃毛孩子,不会头发一小把子,扎都扎不起来吧。
路上有桥,在河边饮马的时候,临风对水的二月天气里,小侯爷看水中自己的倒影,头上紫金冠,身上碧罗袍,人人夸我是美男子,我……以后要天天对着一个秃毛孩子。小侯爷朱宣伤心一路子,被家人押着去看妙姐儿。
日子算的刚刚好,路上没有雨雪,没有不好走的路,提前三天到了沈家,朱宣不是赶着早来,他是想早走。而且主意打好,虽然生日还差三天,来的不是有母亲身边的妈妈和家人,让他们留下来庆生日,自己说要返军中,又是一年好逍遥。
随行的妈妈和家人们看着小侯爷一路紧赶,都在心里高兴,回去说给太夫人听,太夫人一准儿要高兴。哪里想得到小侯爷肚子里是这个主意算盘打的好。
沈家在南边儿,朱宣要是有心思,回京里去军中,也可以走这条路,当然他这几年是躲着走。三月的天气到沈家,南边儿暖和正是春暖花开。
“妙姐儿,”蒋家姨妈自产后身子骨儿就弱,看到女婿上门,还是亲自出来接。往房中走的时候,蒋氏对着一丛花下面喊了一声,朱宣不得不看过去,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子摇摇摆摆,小手上一把子花。这一次一看,倒还中看。只是小侯爷临风对水照过身影,一个气宇轩昂的将军,怎么能对这么一个小孩子。
这个是自己的表妹,朱宣回想那时候,自己在军中养成的面无表情,而且有些吓人。士兵们都说朱将军板着脸能吓到一片人。朱宣见到蒋氏是缓和一些,一听到妙姐儿三个字,脸又板起来。
听着母亲喊的妙姐儿,正笑逐颜开走过来,小嘴里往外面滴口水,朱宣刚难过一下,妙姐儿被他吓到了。一身肃杀气势的朱宣站在那里,结结实实地把自己的小媳妇儿吓哭,妙姐儿对着朱宣看两眼,“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蒋氏怕朱宣尴尬,抱过女儿哄了两下,再含笑道:“这是表哥呢,他疼你,来看你。”身边来的妈妈们也笑着哄:“世子爷疼疼表姑娘。”
接过脸上还有泪水的妙姐儿,朱宣勉强挤出来一个生硬的笑容,看着小嘴里滴出来的口水流在衣服上,还没有说话,觉得袖子上一阵热乎乎。这位表妹妙姐儿给朱宣的见面礼就是第一面哇哇大哭,然后口水滴哒哒,最后溺在他身上。
换过衣服用过一顿饭,朱寿从外面急急进来:“世子爷,军中有紧急军情,奴才在后面一直追来,请世子爷即刻返军中。”
蒋氏当然是不能拦着,沈居安一直对这亲事很是疑惑,侯爷世子,文举高中,武举一路军功大盛,看他来的神气,他就是不情愿的样子。沈居安也不会拦着。世子爷如愿以偿的回军中去,路上重赏自己的小厮,主仆一起欢欢喜喜回军中。侯爷世子在马上想一想,带孩子这事情,我还是不行。
不过妙姐儿长的很是可爱,朱宣心中有了主意,回到军中就修书一封,对着母亲举荐不少京里的世家,打着保票不管母亲和沈家选中哪一家,这亲事一定能成。结果回信可想而知,太夫人在信中把儿子又骂了一顿,逆子不孝子,我命苦只生了一个儿子,要有别的儿子,我也不用来和你说话……
世子爷在军中威名远扬的时候,诡诈之名初起的时候,也没有敌得过母亲。然后三年打鱼,两年织网,隔一年去看一回,隔一年太夫人要犯一次病,捂着心口装心口疼,儿子看过妙姐儿再返京,拿回来的蒋氏书信就是太夫人的一贴灵药,一看到信立马病好。母子两个人一招一招过下来,朱宣从来没有赢过,谁让他是个孝子。
一年一年过下去,太夫人屡战屡赢,世子爷屡抗屡败。和母亲赌气往家里进了两个姨娘,外面再寻花问柳去。常年在外面,两个姨娘渐渐不好,这事情又被母亲拿住话柄:“看看你挑的人,还是我挑的一定好。”朱宣每每郁闷之时,常思自己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却总是弄不明白。
蒋氏病重传到京里的时候,太夫人和当时是侯爷的老侯爷背着儿子去了一趟,等朱宣知道以后,这亲事更是板上钉钉。太夫人以前是听去看的人说姑娘生的好,这次自己亲眼看到,更是不把儿子的胡说八道放在心上。因蒋氏病重缠绵病榻经年,沈家夫妻都看得出来,世子爷对这亲事放在心上。
太夫人为让蒋氏安心,心口疼改为一年犯一次,朱宣明知道母亲无病,可是自己渐长,战场上多见生离死别。每每战后,面对一地骸骨,常思家人平安,觉得自己是战后大幸之人。少年的叛逆渐转为青年将军的沉稳。
朱将军还是不情愿这亲事,而且理由越来越多:“小家子的姑娘,怎么主我府中的中馈,”朱将军嬉皮笑脸地说话,就要挨太夫人啐:“我自己教,不用你管。”与儿子抗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