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4 / 6)
叫了起,看着站起来的皇后,太后心中微惊,皇后的气色比她想象之中要好太多了,这怎么可能?
太后到底是太后,但见她不动声色的笑道:“果然哀家此去祈福是有效的,皇后的气色好多了。”太后一句话便将皇后气色渐好的功劳归到了自己的身上,说她大言不惭贪人之功还真是没错。皇后的身子好起来何曾与她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逢场作戏谁人不会,皇后也浅浅躬身笑道:“多谢母后诚心祝祷才让臣妾身子好起来。母后连日赶路辛苦,快请进宫歇息,待养足了精神也好为我等弘扬佛法,让我们也受些佛祖庇佑。”
皇后这话让人挑不出错来,可是听上去却不那么顺耳,太后总觉得皇后意有所指,却又说不出皇后指的是什么,便笑呵呵的说道:“日久不见,皇后越发会说话了。”
皇后亦虚与委蛇的笑道:“臣妾会什么,还是跟母后您学了点子皮毛。”
太后笑了笑,眼光在季无忧身上兜了一圈儿,淡淡问道:“这位就是萱华郡主吧?”
季无忧上前跪下行礼,太后笑容可亲的唤道:“起来吧,多齐整的孩子,怪可怜见儿的,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
季无忧站了起来,很平静的任太后打量,丝毫没有因太后提及她亡故的父母而有一丝的情绪波动。
太后见季无忧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心中不由一紧,若是季无忧表现出来任何激动气愤甚至是难过的情绪,都会让太后安心很多,只有这样的淡定沉着,才会让太后心里隐隐不安,不知为什么,太后总有种这个小姑娘会坏了大事的感觉,虽然大事是什么此时的太后都不知道。
太后浸淫宫中多年,当然不会把情绪都放在表面上,常常是面上笑的越开,心中的忌恨便越深。这一点,皇后心中最是清楚,季无忧也略略知道一点。
太后的眼神从急欲上前说话的陈老夫人身上掠过,并没有做一瞬的停留,陈老夫人心中便有些不安了,可她知道太后的脾气,故而并没有敢造次,只随着命妇们行礼退下,仿佛与太后之间不曾有过任何的特殊关系一般。
恭送太后进入永华门,就没有外命妇们什么事了,众家夫人小姐各自散去。自然在散开之前还是要几句话的,比如刚才抢白陈老夫人的那位昭武将军夫人冯夫人。她上前拉着无忧的手知道:“郡主真是好人才,老身看了爱的不行,郡主,过几日是老身的生日,不知郡主可否赏光到寒舍做客?”
季无忧早就在三年守孝之时做足了功课,她知道这位冯夫人性情直率,家中的丈夫儿子都在外镇守边关,京城之中的将军府中住的只是老夫人夫人小姐和两位不过五岁的小孙子,冯府家规,男丁满七岁便要随父兄到军中生活,免得养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无用之人。而且那位昭武将军冯世宁与卫国公相交莫逆,是忠勇郡王府可以放心交好之家。
因此无忧笑着应道:“多谢老夫人抬爱,到时萱华一定与舍弟前往为老夫人祝寿。”
冯老夫人呵呵笑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无忧含笑点头,再无一丝扭捏之态。她的大方爽快让冯老夫人很是喜欢,对无忧的好感不觉又涨了一层。
众位夫人见这位萱华郡主很好说话,那些子家中有喜庆之事的夫人们便都上前开口相邀。季无忧忖度一番,可以答应的全都答应下来,不可答应的她也有话推辞,季无忧年纪小,说话也周全,便是那些被她婉言谢绝的夫人们也没法子挑出无忧的错处,她们心里也清楚,自家的夫主与先忠勇太王季之慎不是一路之人,被拒绝了也在情理之中。
陈老夫人冷眼瞧着季无忧俨然成为亲贵女眷的中心,心中暗恨顿生。如今她越看季无忧越不顺眼,不论季无忧说什么做什么,陈老夫人都能找出可恨之处。说她偏心眼儿偏到脚后跟上,绝对再没错的。
怀着一肚子闷气回到靖国公府,邓嬷嬷忙上来压氏声音回禀:“老夫人,吴仙姑有要紧事要见您。”
陈老夫人心里一惊,忙道:“速速安排她去小佛堂。”这位吴道婆平日从不主动来靖国公府,此次她破例主动前来,想必是有了极要紧的重大发现。这让陈老夫人不能不紧张起来。
莫约过了一刻钟,邓嬷嬷进来向陈老夫人使了眼色。陈老夫人知道邓嬷嬷已经秘密把吴道婆引入小佛堂,便借口要休息屏退了随侍之人,匆匆进了小佛堂。
小佛堂中,一个瘦小干柘三角眼的道装打扮的妇人正在蒲团上打坐,只见那双似闭非闭的三角眼中间或闪过一丝精光,很有些骇人的意思。
陈老夫人上前躬身唤了一句:“仙姑辛苦。”
昊道婆这才睁开眼睛一挥拂尘自蒲团上站起,口宣一声“无量寿佛”,向陈老夫人打了个揖首。
陈老夫人有些急切的问道:“仙姑突然到来,可是查出什么要紧之事了?”
吴道婆刻意压低声音营造出一种诡异恐怖的气氛,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说道:“老夫人,你那孙女儿不是现世之人。”
只这一句话,便震的陈老夫人噔噔噔倒退数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