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种瓜、种豆 (4)(4 / 12)
——她的全部心思都用到了争宠、争嫡上,哪里还能想到其它。
言梅传完了话,也没有多说什么,又施了一礼便告退走了。
莲太姨娘便有些恹恹的,话也少了许多,心神不宁的开始担心失宠的日子:就算是问到了法子,她不得老太爷的心了,她的儿子也就不会入得了老太爷的眼。
魏太姨娘却像不知道莲太姨娘的心事,只当她是热到了,让人煮了些绿豆汤来给莲太姨娘解暑;莲太姨娘谢过了魏太姨娘后,吃了一碗汤后忽然想回房去静一静:她要好好想一想,要如何做才对。
魏太姨娘却拉住了莲太姨娘,问她可是有心事,怎么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以一个大姐姐的样子,非要让她把心事说出来,要给她开解开解。
莲太姨娘拗不过她,最后还是把嫡子一事说了:她因为魏太姨娘要回上房伺候,而心理不舒服的事情,当然不会同魏太姨娘提起。
魏太姨娘轻轻一叹,然后便说此事极难啊;细细的问了她在上房的情形后道:“不过听你一说,此事大有可为啊;老太爷不止是极喜欢一帆三爷,而且对妹妹也是宠爱有加的,只要妹妹再努力讨讨老太爷的欢心,此事十有八九可成的。”
莲太姨娘却摇头,把这一个月来自己尽心尽力伺候、每日累的半死,可是老太爷从来没有对她提过什么。
魏太姨娘一笑:“你不能等老太爷提啊,此事应该妹妹去求老太爷才对。”
……
七十一章 嫡女
莲太姨娘听到后,更是一脸的愁苦:“姐姐以为妹妹不想求老太爷嘛,可是老太太一直在老太爷身旁,就算是妹妹想求老太爷,也不能当着老太太的面儿求吧?”
魏太姨娘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妹妹说得这话是对的,倒是姐姐忽略了这一点儿。”然后便住嘴没有再说下去。
莲太姨娘巴巴的看着魏太姨娘,希望她能给自己想出好法子来;魏太姨娘拧着眉毛,也是一副思索的模样,好像也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过了一会儿,门帘掀动一个娘子身穿着崭新的喜气衣服进来了,看到莲太姨娘忙住脚福了一福:“不知道今儿奶奶来看我们奶奶,倒是奴婢失礼了,没有惊到奶奶吧。”
莲太姨娘勉强一笑:“无妨,你有事儿要回你们奶奶?那我正好也回去吧,姐姐;改日有空再来探姐姐。”
魏太姨娘又留住了她:“哪有什么事儿,她是去亲戚家了,回来和我说一声儿罢了。”
莲太姨娘又坐下,只那娘子和魏太姨娘说话:原来是这个娘子的兄长嫁女,她是去吃酒的;那女儿原本只是个庶女,不过妻心无女便收到了名下,居然嫁给一家铺子的长子为妻。
娘子说了一番话后,便福了一福下去了。
魏太姨娘感叹一句:“那还是小门小户——原来卖了这个娘子到我们家里,他们家穷着呢;后来做些营生有了些钱,居然还纳了妾!不过那妾的女儿倒是好福气啊,虽然他们家不能同我们府上比,可是人家是为妻,还是长子啊。”
说到这里,她长长的一叹,拉着莲太姨娘的手说道:“妹妹,如果我那个女儿也有个嫡女的身份,现如今哪里会出来另外开府?绝对也是一个大家大户的正经妻房,日后我不也有个依靠?”
莲太姨娘直直点头:就连商贩还挑嫡庶呢,就不要说像赵府这样的人家了;她的儿子如果想有前程,便一定要有个嫡子身份不可啊。
魏太姨娘已经又开口了:“所以,此事就是太难,妹妹你也要为了孩子好好的谋划,是为了孩子好,也是为了妹妹自己不是?这可是长远的大计啊。”
这话正说到莲太姨娘的心坎上,她的头点得更有力了:“只是眼下没有法子,看来要慢慢设法了;”她站起身来:“姐姐明儿还要去上房伺候,我就不打扰姐姐了;姐姐如果能想到法子,让人给我说一声儿,我一定会赶过来的。”
魏太姨娘忽然“哎呦”一声拍了一下手掌,把莲太姨娘吓了一跳:“妹妹这话倒是挺醒了我,我正正是想到了法子。”
莲太姨娘闻言连忙追问,魏太姨娘却不忙着说:“到了晚饭时分,我们一边用饭一边说吧”就请莲太姨娘去了饭厅
方法其实很简单:老太爷并没有说不让莲太姨娘去伺候,那么明儿一早她和魏太姨娘一起到上房去立规矩,由魏太姨娘瞅机会引开老太太,接下来如何做,便不用魏太姨娘说了
莲太姨娘听了以后越想这法子越不错,在席间很是谢了魏太姨娘几杯酒,倒把刚刚言梅来时的不痛快都抛开了
魏太姨娘便又慢慢的说起了其他,话当然也不是直说的,不过那意思倒也明显:如果莲太姨娘的儿子早些出生,赵府那个时候根本无子嗣,赵家偌大的家业还就成了赵一帆的?
莲太姨娘吃的有了几分酒意,不过还知道摇头:“姐姐这话就错了,再怎么着也是长幼有别啊”她还没有糊涂到那种地步,只想着谋个嫡子身份,到时多分些家业可以把她带出赵府去
魏太姨娘一笑:“怎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