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86(2 / 3)
兰香的眼里早已换上了正常的情绪,她用拇指探摸着这张床略显嫌弃地问:
“这个能睡吗?”
贺松叶笑意盈盈地打手势解释:“他,做过,木匠。手艺,行。”
“床,踏实,睡。”
赵兰香在旁边把兜里最后一个余温尚存的肉包子递给满头大汗的贺松柏,贺松柏没接,他用一条破毛巾擦了擦汗,跑到外面的井边打水洗了把脸。
赵兰香把包子推到了贺松叶的手里,“给他吃,只剩最后一只了,我吃饱了。”
她摸了摸肚子,刚刚在田埂边和贺大姐一块吃了九只包子,她们俩现在肚子都撑得不行。
贺松叶才是真正地撑得不行,她回来的路上肚子被撑得难受,许久没见过油的胃变得虚弱,她走了没几步路就“哇”地一口吐了。贺松叶既是心疼,又是可惜。难过极了,她蹲在草丛里盯了那团污秽许久,到底不舍得,用簸箕铲了回去喂鸡。
最后这个包子贺松柏还真的连看一眼都欠奉,贺松叶爱惜地把它放到锅里温着留给了妹妹。
姐弟两忙活了好一阵才齐心协力地把这位城里娇客的屋子收掇得纤尘不染,赵兰香摸着床上簇新的棉被,从自己的行李里取出了赵爸赵妈让人缝制蚕丝被,她抱着这床被子还给了贺松叶。
贺松叶瞥了眼这位城里姑娘的被铺,摸一摸触手可及的柔软凉滑,冬暖夏凉又轻柔。确实不必要她的新被子了,贺松叶把自己被子收回了箱笼里。这个动作落在贺松柏的眼里,却又变成了另一番意思。
他嚼着嘴里的曲曲菜,呸地吐了一嘴的残渣,眼神漆黑暗沉。
贺松叶摇了几下铃,贺松柏转身钻入柴房放了几块红薯若干糙米合着煮了一锅水。贺松叶见弟弟煮了红薯粥,一勺子舀下去,水清得浪打浪,她咿咿呀呀地摇头抓了几把大米添了进去。
贺松柏掀了掀眼皮,漠不关心地蹲下烧火。
贺松叶用铃铛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瞪了他一眼。
贺松柏淡淡地说:“差不多就行了,放那么多米下个月吃啥?”
他话虽然是这么说,舀饭的时候给祖母装了一碗纯大米的干饭,又给那位城里娇客装了半米半红薯的饭,最后剩下一堆黄澄澄的红薯姐弟三个人分了。
“阿婆你吃了肉吗?”
老人家把孙女搂在怀里,枯柴般的手轻轻拍着她的背,“吃过哩。”
那颗炖得软软烂烂的猪蹄,美好的滋味让老人家想起了贺家没没落前的光景。那时候家里的佣工丫头成群,有吃不完的好菜好肉,还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伴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老人家沉入了香甜的梦乡里。
……
赵兰香一大清早被派去玉米地施肥,她担着灶底灰,等社员挖开一个小小的坑就铲一把灶底灰埋下去。
这时候的玉米已经发出等人高的芽杆了,缺肥缺得很厉害,赵兰香不怕脏不怕累,最怕的就是玉米叶下暗藏的毛茸茸的虫子。她三步一个转身,视野之内准能看得到蠕动的虫。这种酸爽的滋味,比让她手脚磨出血泡还要折磨人。
这时的她从自己的袖口中翻出了一条不知什么时候爬过来的毛毛虫,浑身打了个激灵。
“赵姐姐!”
贺三丫从满眼翠绿的玉米杆中钻过来,拿两个棍子眼疾手快地把赵兰香手上的虫子夹进了她的竹筒里。
赵兰香抹了一把冷汗,“你怎么来了?”
她摸了摸贺三丫满是热汗的脑袋,小丫头老实地把手里的竹筒递了上去,肥大的竹筒里面纠缠着一堆蠕动的虫子。
赵兰香看了过去浑身的鸡皮都被吓了出来。
“我来捉虫喂鸡。”贺三丫小小声地说,一双眼睛黑白分明。
她掀开盖子瞅了眼筒子里的虫子,再捉一会今天的份量差不多就够了。
赵兰香知道家里的鸡都是贺三丫喂的,对她更是佩服了。
贺大姐从镇里抱回来的鸡苗还是毛绒绒的一小团的时候,贺三丫就开始喂养它们了,她爱惜极了这些鸡,每天都跑去鸡圈里挨个轮流地抱上一会,每只鸡都被她用虫子喂得羽毛发亮。
每天贺大姐都能捡到两三只蛋,个头圆润又饱满,她会隔三差五地敲一只做碗蛋羹给老祖母补补营养,剩下的蛋都被她攒下来,攒到一定的数量就让弟弟拿去供销社换钱。
对这个困难的家庭来说,母鸡无异于金库,鸡蛋换来的钱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如果不是公社有那个每家能养至多三只鸡的规定,这勤劳的三姐弟一定会一口气养个十几二十只。
贺三丫舔了舔嘴巴说:“大哥今天要去镇上换鸡蛋钱。”
赵兰香说:“是吗?正好我也要去镇里办点事。”
她做完了上午的工,果断地请了假。大队长李大力睁只眼闭只眼,把赵兰香那份活让给了周家珍做,反正不干活就没有公分拿。
赵兰香不知道能不能碰得上贺松柏,不过显然她回到贺家的时候贺大姐说他早就走了。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