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及时雨(2 / 3)
。
平郡和辽郡的消息不断被送到王府。
两郡豪族纷纷逃往了范阳,政务陷入瘫痪。
得知这些消息,他只能让常威暂时军管,维持两郡的秩序。
同时把刘福叫过来商议对策。
“燕郡和上谷郡官员本就捉襟见肘,调拨过去,这两郡便会有麻烦,即便立刻举行官考,但选出的士子也是没有当过官,难以担当郡守这样的重责。”刘福说道。
两郡豪族死的死,逃的逃,两郡豪族覆灭,他心里是爽快了。
但他没想到给他带了大麻烦。
赵煦点点头,这也是他头疼的。
毕竟没有合格的官员统辖百姓,行政效率会大大降低。
二人正愁眉不展,这时候只见凤儿喜滋滋地过来了。
“殿下,糜国仗来了,还带了不少士子过来。”
“糜国仗?”赵煦闻言,先是一怔,接着大喜。
当初因为缺乏读书识字的人充任官员,他给糜妃去了封信,想让糜家人帮忙。
如今北四郡百废待兴,平郡和辽郡又出了大变故,不得不说,他们来的正好。
想到此,他同凤儿来到王府门口。
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被众多士子簇拥着。
见到赵煦,他眼睛中出现一抹笑意,带着一丝慈爱。
“国丈大人。”
赵煦向糜庄行礼。
国丈乃天子岳父,又是皇子的外公,所以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国丈地位尊崇,只是没有实权而已。
平日相见,他这个皇子也得向国丈行礼。
“殿下。”糜庄弯腰回了一个礼。
他虽是国丈,但仍然是皇家的臣子,所以自是不能托大,白受了这一礼,理当还礼。
“见过殿下。”
这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自糜庄身后侧步出来,对他挤了挤眼睛。
赵煦一见,哑然失笑,此人是糜庄的长孙,糜温。
比他小几个月。
每次糜妃省亲时,糜韫私下里都称呼他表哥。
因赵煦在宫中身份低微,没有人愿意与他作伴。
倒是与这位表弟亲近一些。
“哈哈哈免礼,舅舅为何没来?”赵煦笑道。
糜庄道:“本来是要来的,不过拖殿下的福,皇上现在对糜家恩宠有佳,令他担任了大理寺卿,倒是过不来了。”
“原来如此。”赵煦点点头。
这皇家一向有母凭子贵的说法。
现在他独掌四郡,糜妃的地位陡升。
赵恒自然要给糜家人一点实惠,以示恩宠。
不过这也好,这等于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又大了些。
“国丈大人请。”
意识到糜庄等人还在王府门外站着,赵煦立刻邀请其入内。
他身后跟随的百余书生鱼贯而入,一个个向赵煦行礼。
“国丈大人来的甚至及时,本王新得两郡,当下正是一团乱麻,到处缺乏人手。”赵煦说道。
糜庄嘴角擒着笑意,看向赵煦的眼中满是赞赏。
除去皇家这层身份,赵煦是他的外孙。
这个外孙如今不仅是燕王,而且还挫败了袁家的反叛,打败了北狄人。
如此辉煌的成就,即便他也心生敬佩。
“能解殿下之急,我就安心了,这一百零三个士子俱都是我的得意门生,殿下量才选用即可,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他们安排官职,能留则留,不能留只能怪他们没本事。”糜庄笑道。
赵煦看向众多士子,这些士子有打量他的,也有闭目养神的,还有低头沉思什么的。
不过他一眼望去,没有从他们眼中看到谄媚之色,他让他微微满意。
喝了口茶,糜庄将糜温推到前面,笑道:“殿下,京师风气奢靡,我和国舅不愿让糜温在京师与那些勋贵子弟混迹一处,加之他闹着要来,还望殿下收留他在身边,有何过错,殿下只管训诫便是。”
赵煦看向糜温。
这小子一脸的兴奋,糜家家风严谨,糜温自然不是离谱的浪荡子弟。
糜庄给他送了这么多读书人,他提出这个要求,自己似乎也无法拒绝。
“在下对殿下早就心生崇拜,今后还望殿下指教。”糜温这时趁势行礼。
赵煦点了点头。
“即然如此,留在燕州也无妨,不过燕州的规矩多,你可要想好了。”赵煦提前把丑话放在前头。
他可不会让糜温在燕州胡来。
既然到了他的麾下,就要和墨羽一样,什么都得听他的。
“是,殿下。”糜温躬身。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位表哥和以前有些不同了。
温和的外表下有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
又闲谈了一会儿,叙了些家事,时间到了正午。
赵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