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2 / 3)
直视父母为手中的拐杖,学走路的过程中,摔倒了,总会有一种侥幸的心理:父母一定会来扶起自己。而被扶起来的你们就产生一种依赖『性』,不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学不会坚强。这种依赖『性』是非常可怕的。
法国著名小说家小仲马,是文坛大师大仲马之子,他年轻时,艰辛创作,写了数不胜数的文章,但他并不透『露』自己的特殊身份,努力换取来的只是一封封退稿书,但他从不自暴自弃,直至《茶花女》问世,轰动整个欧洲文坛,一鸣惊人。
还有,《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年轻时周游各地,踏遍全国,为他的文学思想、历史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后虽遭宫刑,但仍矢志不渝,历经数载,终成“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鸿篇巨著。文艺复兴时的“巨人”达.芬奇,每日画蛋,终成“正果”,马克思写《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查阅了数千种资料。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青少年要学会面对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繁琐的事情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自己来处理。这时候,不能再像小时候的摔跤等着父母来搀扶你;这时候,你们要做的就是跌倒了,怎样想办法站起来。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青少年不要总去等待他人的帮助,摔跤后,拍拍身上的灰尘,抖擞抖擞精神,继续前进!要知道,世上从来不曾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挫折中奋起才是生活的“真谛”!谁不是受伤后学会了坚强?谁不是跌倒了才知道站起来的“英姿”?挫折会让一个人由成长并走向成熟。
青少年朋友们,无论面对的多大挫折,都要勇敢地去克服它。最终,这些挫折会向你低头,向你屈服,你就再也不用跌下去,牢牢地定住脚,因为你已经到达了成功的彼岸。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此时的喜悦。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快乐也有悲伤。但摔倒了再爬起来,仍不失为大将风度。不要躺在地上呻『吟』或后悔而不再起来,那样做是不明智的。因为,在生活的道路上谁也救不了你,只有勇敢地站起来坦然面对,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作为青少年,要抵达成功的彼岸,要把那条泥泞而曲折的人生路,转变为平坦而笔直的大道。就要勇敢地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在人生道路上画上一个圆满的圆。
100次跌倒,101次站起来
人总会长大,总要离开父母的扶持去开创自己的人生。在迈出“依赖”怀抱的第一步,对于青少年来说,也许要经历无数次的摔跤,经历伤心失意、困难挫折,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而这时候的你们,要学会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从“荆棘”的人生中走出来,要记着:即使摔倒了一百次,也要有勇气一百零一次站起来。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为成功而拼搏,也都经历了成功背后那说不清倒不完的艰难险阻,而这些需要靠自己的自信和毅力来征服它。如果在这条坎坷的道路上,你跌倒了一百次,这时的你害怕了,退缩了,因为你怕第一百零一次的再次跌倒。这样的想法是消极的,错误的,为什么不想一下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后的结果呢?
俗话说:“自古名人多磨难”。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而取得真经。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大多经过逆境的种种磨难。他们面对逆境,不怨天尤人,不哀叹哭泣;咬紧牙关,奋力抗争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战胜逆境,成为胜利者。
作为青少年暂且不用先为“名人”而拼搏,应从做一个“胜利者”、一个“强者”开始。要知道,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次的跌倒,跌倒后,我们又将如何去对待呢?作为强者,就要跌倒后不等他人来扶,而是在跌倒的过程中,学会吸取经验,真正体验一把爬起来后那种成就感:原来我是可以站起来,我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正是如此。可有的人为什么不敢自己爬起来呢?是怕爬起来还是怕人耻笑?胜利者有胜利者的潇洒,失败者也要有失败者的风采。跌倒时对自己说:站起来才是强者。
只有经历过磨炼的人,才会不怕艰辛,勇于摆脱逆境,才能走上完美的生命之路,一时陷入逆境并不意味着失败,站起来,勇敢地走下去!走着生命的路,像品尝一杯清茶,仔细品味才能尝出香。摔倒了,再站起来!不要再为昨天、今天的摔跤而悔改,因为明天还要继续,摔跤的朋友,请试着自己站起来吧!做生活的强者,扬起信心的风帆,乘风破浪,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勇敢的接受暴风雨的洗礼!
5.坚持走自己的路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环境是先天注定的,而人生却是自己的,精彩与否,成功与否都要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负责。莎士比亚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