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2 / 3)
,努力将这种感觉扩大化。
射箭的人,为了瞄准靶心,需要经年累月地盯着靶心看,据说到最后,在他的视线中,远处若隐若现的靶心,会变得像锣一般大,就好像摆在他面前,随便一箭就能射中靶心。
远方的靶心当然不会突破空间,出现在射手面前,让他射中,这只是一种错觉,或是一种感知能力。
萧强就是在尽力培养这种感知能力。
成效是明显的,每一次细细体味之后,萧强都感到他在异能使用的时候,时间在逐渐拉长,这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奇妙体验,到后来,时间拉长的间隔,让他以为已经过去了一整天。
他完全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由于时间的拉长,在重组过程中的一点点变化,他也能敏感地察觉到,看得久了,对于重组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慢慢地,更有参与其中的错觉。
错觉,或许是错觉吧。
不过,在他某次下意识地想要让重组,摄取元素的方向朝他准备的旧书笼罩过去,意识发出之后,他清晰地感觉到能量的停顿,然后很不情愿地缩小了范围,笨拙地将旧书覆盖在内,摄取着其中的基本元素。
萧强的内心狂喜,这是他真正意义上地控制异能。
这是我事业的一小步,但是我开创未来的一大步,它的意义,在很多年以后……仍将不为人知!
他用一句不知道谁说过的话,篡改以后,作为此刻内心情感的总结。
本来试验到此,已经可以完满结束了。
萧强也有些疲惫,这不光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只因为取得了这样重大的成果,内心的亢奋让他感觉不到累。
等他从试验的狂热情绪中回到现实,看着熟悉却忽然变得陌生的房间,门缝透进来的灯光,万籁俱寂的深沉夜色,他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萧强花了很长时间,才从虚幻与现实中,找回自我,明白身在何处。
这多像是那些一心求道的人,在山中打坐,忽忽醒来,发觉已是沧海桑田,世事变幻。
所谓黄粱一梦,大概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月光静静流淌,萧强感叹之余,竟有少许苍凉涌上心头。
然后,在收拾房间的过程中,他无意中看到了书架上的放大镜,不觉又有再次动用异能的冲动。
那如梦似幻的情景,对他此刻的心境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放大镜没有边框,有海碗大小,这是老爸在萧强小时候买来给他玩的,小时候的萧强用这玩意儿考察蚂蚁窝,在烧焦了无数的蚂蚁,涂炭生灵无数之后,被文容发现,认为这会让萧强不知道为善,容易造成心理扭曲,没收了放大镜,直到萧强上中学,也没有流露出杀人如麻的素质之后,才还给了他。
只是,长大了的萧强已经不满足于这种低级的游戏了。
和人玩,比摆弄没有反抗的蚂蚁有趣多了。
长时间摆放在书架上,放大镜表面蒙上了一层灰。
萧强伸手抚过,放大镜无声无息地从书架上消失,悬浮在神秘空间中。
意念一动,对放大镜的扫描自动开始,那股令人沉醉的缥缈感觉,又笼罩在萧强心头,在他大脑中细胞间放射出丝丝电流。
玻璃的组成,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和石灰石等高温加工而成,萧强前世驴客的身份,使得他对涉及地质方面的认知超乎常人。
摄取元素的时候,萧强的理智让他推开窗户,让能量伸出窗外。
如果这时候有人没有睡着,向这个方向看,他能看到一团朦胧的白光,将萧强所在的窗户和外面十来米的地方都笼罩在内。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神秘莫测。
幸好,这个时候是人们睡觉最为深沉的时刻,避免了被心境控制的萧强,被外人发现,成为他最害怕的实验小白鼠。
一点点微小的元素从窗外飘进来,在萧强面前凝聚起来,不需要高温高压,只是元素的重新排列。
萧强感觉很久的时间,在外人看来不到一分钟,一个放大镜出现在他面前。
白光一收,倏地回到萧强体内。
放大镜失去了支撑,跌落在床铺上,滚了几滚,停了下来。
萧强伸出手,在放大镜表面,还有一层薄灰,就和在书架上那个一模一样!
他的手在轻微地颤抖起来。
只要相同的元素,不管原本是什么形态,都能组合起来吗?
这次绝绝对对是发了!
他的脑子里跳出一个词:钻石,唯一的单元素是——碳!
他恨不得马上就开始试验,他现在的状态,就像是走火入魔一般,难以控制。
“老萧,你还不休息,白天还要上班啊,不要拼命,身体垮了,什么理想都是空啊!”在他激动不已的时候,外面传来老妈压低声音的说话,将他从梦寐中惊醒过来。
对了,身体垮了,一切都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