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吹面不寒杨柳风 > 第五十八章 宫冷冷(下) (1)

第五十八章 宫冷冷(下) (1)(10 / 12)

字字珠玑的脂批更是成为了红学家探佚未完红楼梦的圣经,珍惜收藏。

说到《红楼梦》,而今闹的沸沸扬扬的经典重拍,让我实在忍不住要叹一声无奈。

从当初闹哄哄的选秀伊始,我就知道这新版的所谓“经典”看不得。

这般的浮躁,教人如何相信这样的团队,

能花足够的心思来细细品味这部凝聚万千血泪的作品的个中滋味?

若是无法呵护亦或承受不起,就不要去触碰。

何必要借着经典的壳子来令爱红楼的人们徒增伤感呢?

总之,重拍的《红楼梦》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不提也罢。

言归正传~

能有机会直接见证一部作品的诞生过程,更能与作者讨论一二,

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体验,而我何其幸运。

虽不像脂砚斋可以信手评书,却能看着这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成长,

从讨论类似“鹤顶红到底是液体还是药丸”,“自废武功倒是要打断哪根筋”之类的无聊细节,

到一起斟酌简单至一个拥抱的细微动作所传达的不同隐语,

在不经意间洞悉结局,作者说没了悬念不好玩,书中人物的命运翻覆始终在她一念之间,

我不怀好意地笑说:“悖离自己的初衷,你不会甘心的。”

“哎……这也被你看穿。”

还浮想联翩如果将作品改拍成电影,主角应该由谁来演最贴切,

拍成影视作品再怎么精致也无法将悉心雕琢的文字表现地淋漓尽致,

我们又不约而同地希望将来这位导演不要为了像弥补这遗憾也弄出个画外音来……

默契这种东西,往往如同两块璞玉,最初的时候栖身于一堆顽石之中,

以一种隐约到无的微弱频率吸引着远处气息相似的同类。

在岁月的打磨中,渐渐修炼成独特的气质,

在花开花落间,雕琢成通灵美玉,散发出影舞萤光,

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相映成趣。

就像阅读一篇煞费苦心的佳作,作者最期盼的,是遥遥相知的会心一笑,

在千丝万缕中找到一星线索,无需诸多言语,已然明白个中的良苦用心。

我们常常认真地讨论着,书中人物的个性和气质,说着我们各自最喜欢的情节。

『我认为杨柳风这么做还有其他原因。』

「哦?是吗?可是我没有写啊……」

『你不懂,我悟到的。』

「我写的耶,我不懂?……」

『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杨柳风,明白吗?』

「恩……这句我喜欢。是这样的。」

「钟死了,杨柳风这么生气,这个你能理解不?」

『能理解,但是这样恃宠而骄甚至下逐客令有点不像杨柳风的风格哦。』

「人么,再理智也会有失控啊,这个,我们回头来再讨论这个逐客环节。」

『还有,我觉得宁王这么做,一石二鸟啊,聪明!要做大事的人,不狠不行。』

「一石二鸟?」

『达到目的的同时,还除掉了一个情敌。』

「你把宁王想的太狭隘啦!」

『这可能不是重点,可是他一开始就知道如果钟这么做必死无疑啊,而且他知道钟喜欢风,赠个古琴就吃醋吃成这样。这么做可谓不费一兵一卒。』

「这个……宁王在最初的抉择中或许真的有想到这点,这是真实的人**……人都有阴暗面嘛。」

书中人就这么从书中走出来了,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生动个性。

有时候,她会跟我说“好恐怖,情节竟然自己发展起来了,不受我控制,势如破竹。”

如果我们相信我们赋予了他们生命,那么,他们就会活起来。

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的后期,有一天神情凝重地对身边的人说“晓霞死了”,

书里的人儿,就像是自己一手抚养大的孩子,那种心情我突然特别能够理解。

倾注了生命的作品,那种必须时刻保持“抽离”的状态,

才能够完成如此伟大的创作,才能够让阅读的人心有戚戚焉。

书中的人会如何来思考,发生了什么事会有什么反应,

似乎不再是作者能一意孤行的,而是安静地跟着书中的人往前走。

一部作品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在创作她的同时也是在创作自己。

对于网络上盛行的连载风,有人建议她“你也可以写一章发一章,让我们饱饱眼福啊!”

我们都不假思索,连连摇头,作品应该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

写到接近结尾处,常常会觉得前面的内容可以再埋一条线索,使结构更为饱满,

若是已经发布,那就被动了。

「一部尚未完成的作品急于见人,就像一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