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1 / 3)
至少是失眠和头痛。
我可怜的父母,他们哪里知道,他们高中毕业的女儿已经是一个非常狡黠的女孩了。她积极要求下放农村的举动,使用的是一箭双雕之计。豆芽菜一旦下放,既摆脱了她的父母,又可以在农村那个广阔天地尽享自由,至少穿考板裤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虽说豆芽菜刚满十七岁,可是她对于革命运动高潮与低潮的把握和预感,都是有相当经验的。就在去年,福建省的莆田,冒出了一个告“御状”的小学教师李庆霖。这可真是一个让豆芽菜之流大开眼界的人物!李庆霖老师居然胆敢给毛主席写信,说他的知青儿子在农村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地种地,裤子破了都没有钱买新的,生病了也没有钱请医生,头发长了都没有钱理发。豁出去了的李老师,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揭发了知青招工回城中后门成风的问题,说知青下放其实是货真价实的镀金过程。当时豆芽菜一伙胆战心惊地议论:天下还真有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人啊!李庆霖可能根本就不打算要脑袋了吧?谁料想,天意难测,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给这个大胆耿直的小学教师写了回信,还赠送了他三百元人民币!据说一时问,许多知青都去找干部们要钱,他们见了干部就背诵毛主席的信,说“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泽东,1973年4月25日”。于是,无论多么吝啬的干部,都要给知青掏一点钱了。于是。豆芽菜明白,波澜壮阔的知青运动已经进入末期,问题很多,毛主席在考虑结束这个运动了。曾经非常严肃的知青运动,实际上已经变得十分好玩和滑稽。
在毛主席给李庆霖寄钱之后,豆芽菜的寒暑假期,都要跑到附近农村的知青队去玩耍。豆芽菜发现,知青与贫下中农的关系已然颠倒过来,只要知青不胡闹到放火焚烧贫下中农的房子,贫下中农就感激不尽了。像冬瓜那样的先进分子有没有?那也还是有的。毛主席说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可喜的是,大的氛围已成定局,绝大多数知青都比较松散,出于镀金的需要,敷衍地劳动着,为的只是在两年之后的招工或者招生回城中,顺利地拿到个人鉴定。豆芽菜羡慕地观察到,知青们说一口由他们自己创造了许多切口的黑话,游荡在月色下,吹口琴弹吉他,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秘密日记本;许多男女知青在闹恋爱和同居,他们的枕头底下压着发黄的小说,是茅盾的《动摇》一类的书,翻到哪一页都会让豆芽菜脸红心跳。这就够了!这就是豆芽菜所向往的自由生活!虽说农活还是免不了要干的,缺盐少油没有蔬菜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豆芽菜不怕!成千上万的知青能够熬过来,豆芽菜就能够熬过来!再说实在缺吃少穿了,还可以效法李庆霖,给毛主席他老人家写信。何况也只是需要熬上两年时间,国家政策已经明确规定,知青下放两年之后便可以择优回城。将来,豆芽菜倒是要不慌不忙地择良木而栖的,豆芽菜要充分利用人生的各种机会,选择自己感觉最好的城市,还有感觉最好的职业。
我想自由自在;我想飞翔;我想疯狂地奔跑;我想放声大笑;我想尽情痛哭;我想彻夜不眠地玩耍;我想在无人的田野上敞开喉咙唱歌;我想穿考板裤;我想留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我想成为绿林好汉,率领一帮知青好友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我想人人都喜欢我;我想吸引最著名最引人注目最有成就的男知青;我想最终战胜冬瓜,将来她又胖又丑一事无成,而我苗条美丽,功成名就,我们偶然相见在某种场合,都感慨万千,抱头唏嘘,从而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
可是,我怎么劝慰我的妈妈呢?我什么话都说不出口,我能够说出口的话,必定吓死她。我和我的父母没有共同的语言,从心灵到嘴巴,一路都是锁。我的父母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女儿。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父母与他们的宝贝女儿注定了要此生相隔。
今天,是我下放的日子!是我获得解放的日子!是我要隆重庆祝的日子!我的妈妈柔肠寸断,女儿豆芽菜也只好装得柔肠寸断。
一大早,豆芽菜就穿上春风杨柳的服装,亭亭玉立地在镜子面前梳理长发。她把两条辫发盘了起来,发髻油亮而硕大,镶嵌在雪白的后颈脖上,比舞台上的芭蕾髻更加丰满动人。更有甚者,豆芽菜还将一枚妃红的月牙形有机玻璃发卡别在了鬓角。这种有机玻璃发卡是最新潮和最时髦的饰品,刚刚开始在上海流行,一般人根本就得不到这么漂亮的发卡。
妈妈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她忧郁地说:“取下来吧!”
豆芽菜已经决心从今天开始她只属于她自己,于是问:“为什么?”
豆芽菜装得懵懂无辜,老实巴交,做出一张表情呆板的蜡脸。豆芽菜就拿准了她的妈妈不敢说出原因。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十七岁的女儿将要离开父母去远行。妈妈既不忍心强迫和责备女儿,又害怕充当了伊甸园里的蛇。他们生怕说出“不要太漂亮”这句话,生怕由自己提醒了女儿沉睡的憨浑。我可怜的父母,他们被女儿漂亮的衣服,漂亮的身段,漂亮的发髻和漂亮的发卡弄得心慌意乱,坐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