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1 / 3)
页材料纸的检讨,要从思想意识方面深挖小资产阶级的根苗,要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要承认自己搂小瓦的肩属于道德败坏的举动。到了中午,如果检讨通不过,豆芽菜就不能够吃饭。并且到了下午,豆芽菜还必须独自挑满厨房大水缸里的水。然后晚上,全队知青大会,豆芽菜首先作检讨,自我批判,然后全体知青都要发言,要对豆芽菜进行切实的批判和帮助。
老王把会议室的门一反锁,我就哭了。我狠狠地干嚎了几声,觉得胸口不发闷了。然后我就抱着脑袋思考问题。我觉得这个老王太不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也太不了解豆芽菜这位女知青了。据说老王以前是气象站办公室的干事,因为一直得不到提拔而闷闷不乐,便主动请战当了知青的带队干部。老王只顾急于表现自己,忘记了首先应该对我们有所了解,尤其是要对豆芽菜这种有个性的女知青多加了解。
豆芽菜当然不会接受老王的决定了。豆芽菜不仅不会接受老王的决定,她还要利用老王的决定顺理成章地去做她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她得再次见见关山。
豆芽菜环顾四周之后,把椅子搬到了会议室的窗前。豆芽菜一把扯掉了用图钉固定在窗框上的塑料薄膜,然后紧缩身体,蚯蚓一样从窗口爬了出去。对于豆芽菜来说,这种低矮的窗户根本没有摔伤的危险。
豆芽菜奔跑到牛胯大队豆腐房,找小瓦借了一辆自行车。小瓦问豆芽菜有什么事情?豆芽菜镇静地说没有什么事情,你的自行车借还是不借?小瓦说当然借。豆芽菜骑上自行车就往公社奔。豆芽菜骑车一个半小时,大汗淋漓地闯进了红星公社党委副书记关山的办公室。她悲愤交加地质问知青的贴心人,说:“关书记,有人迫害新知青,你管不管?”
豆芽菜两腮通红,泪珠子在眼眶中打转,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关山对誓师大会上景仰他的女高中生和她妃红色的发卡记忆犹新,意外的惊喜自然不言而喻了。
公社党委副书记关山肯定地有力地说:“管!我们管定了!”
关山变成阿骨了。豆芽菜温驯地接受了阿骨的调查询问,然后甜蜜地对阿骨说:“谢谢!”阿骨请女知青豆豆在公社食堂吃了午饭。阿骨把自己碗里的回锅肉都夹给了豆豆,对她亲切地嘘寒问暖。阿骨谆谆教导豆豆说: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龄十七不算小,爹爹挑担有千斤重,铁梅你——应该挑上那八百斤。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面的唱词,关山很随意地小声唱了出来。关山捏着嗓子唱京剧旦角,唱得还真是有板有眼。豆豆被震慑了,她没有想到关山如此多才多艺。豆豆含着回锅肉不敢大嚼,没有嚼烂的肉也只好斯文地强咽下去。豆豆低着头,有问必答。豆豆答应阿骨不再与老王计较。豆豆乖乖巧巧一副小模样。豆豆的两只耳朵在发烧,烧得她晕头搭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此后许多天,豆豆都还不敢相信自己与阿骨共进了午餐,并且阿骨还对她面授了机宜,教她怎么做人。
关山派遣的通讯员早在我之前就赶到了马裆知青队,向老王和马想福传达了关山书记的几点意见。这样,等到我回队的时候,马裆知青队会议室的窗户已经蒙上新的塑料薄膜,椅子也回到了办公桌前,就好像老王从来没有在会议室囚禁过女知青豆芽菜,更没有发现她爬窗逃跑,当然也没有打算要她写检讨和召开批判大会。十七岁的女知青豆芽菜经过阿骨的调教,也装出行若无事的样子。老王和豆芽菜,这两个人都心照不宣。一如既往。只是关于马裆大队女知青豆芽菜的各种谣言,特别是关于她与男知青过分亲密的谣言,不胫而走。冬瓜悄悄告诉我,说这些谣言都是老王在外面偷偷散布的。我猜也是这样,我知道老王不会轻易放过我的,不过我不在乎。
可怜豆芽菜,十七岁就绯闻缠身了。
必须承认,绯闻缠身的确是我不小的苦恼。主要是我得花费很多的精力向朋友们剖白自己,同时还得拜托他们为我严加保密。我唯一的担心便是我的父母。我可怜的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少不更事,在生活作风上犯错误,栽跟斗。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犯政治错误,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犯生活作风错误,那便不可饶恕。假如一个女孩子不能够守身如玉,那她一辈子就完蛋了!就连女孩子的父母,也没有脸面见人了。豆
芽菜再调皮,也不愿意不孝,她不能让她的父母没有脸见人。
除此苦恼之外,我的生活真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幸福。
关山经常要检查知青工作,他已经来马裆知青队好几次了。关山每一次来,都要到豆芽菜的宿舍里转悠转悠,对她说几句语重心长的话,偶尔还拍拍她的肩,这使得豆芽菜心里非常滋润。一心为了提拔的老王由于需要巴结关山,只能对豆芽菜睁只眼闭只眼了。马想福队长是一个老实巴交心底善良的农民伯伯,对豆芽菜总是那么慈祥。知青队长冬瓜对豆芽菜的批评永远停留在表面上,私下却对她照顾有加。
豆芽菜经常去别的知青队玩耍,别队的知青也经常来找豆芽菜玩耍。豆芽菜会亲自参与偷窃他队的菱角、红薯、蔬菜、甘蔗和玉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