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部分(1 / 3)
磕绊绊走向人生的终点。
在所有人中间,梅莹是个智者。她说过:“你总有一天会懂的,孩子。”
现在庄建非懂了。
***
矛盾闹得突然解决得也突然。
庄建非的父母坐了一辆小车赶到花楼街。路过“汪玉霞”时停车买了一提兜花花绿绿的糕点。一见亲家面就递了过去,说:“一向穷忙,今日才来拜望。”这当然是庄建非的母亲对吉玲的母亲说的。吉玲的母亲身前身后挤满了看热闹的邻居,光这一句话她的面子就赚足了。所以她笑得亲亲切切,热情地好似一盆火。马上吩咐摆酒下厨,拿出了贴身藏的存款,不惜血本款待亲家。
吉玲的母亲是见过几朝风雨的人,随机应变是在行了。当小车问路时已有人跑来报信,她闪进房里眨眼的工夫就将面貌焕然一新。庄建非的母亲倒没想到花楼街的家庭妇女竟有这般整洁体面的,心里也得到了几许安慰。
章大姐正在与吉玲的母亲商量闹离婚的事,见风向转了,自然又愿意做成人之美的好事。她拉庄建非在巷子拐角处说了好半天。数落了吉玲爱使小性子也数落了庄建非对吉玲太马虎。
庄建非得知吉玲怀孕了心里又波澜迭起。好不容易陪父母吃完饭,父母一上车,庄建非就骑上了摩托,风驰电掣赶到了章大姐家。
吉玲一见庄建非就哭了。章大姐也把一切都告诉了吉玲。吉玲后悔不已,加上呕吐得快脱水了,实在不便见公婆,所以躺在章大姐家等候丈夫。
“你这几天吃的什么?”吉玲问。
庄建非说:“胡乱凑合呗。”
吉玲嗷地一声又伤心了。庄建非很轻柔地按在吉玲的小腹上向小生命道歉。
“我的儿子,爸爸对不起你。”
吉玲说:“是女儿。”一边流泪一边笑了。
夫妻俩依偎着,絮絮叨叨把他们两边的状况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会儿互相责怪,一会儿又争着检讨自己,哭哪笑哪吃醋哪憧憬将来哪,五味俱全。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章大姐买了菜回来了,留他们吃晚饭,他们谢绝了。庄建非说:“我们回家吧。”
吉玲说:“我们回家。”
“离婚”这个词成了一句笑谈。庄建非终于圆满解决了一切问题。他相信往后他就有经验了。
只有建亚一直耿耿于怀,对吉玲不冷不热。她在日记中写道:哥哥没有爱情,他真可怜。而她自己年过三十,还没有找着合意的郎君,她认为当代中国没有男子汉,但当代中国也不容忍独身女人。她又写道:我也可怜。
太阳出世
冬季是结婚的季节。
元旦那天,武汉三镇仿佛家家都在举行婚礼。黄昏时分是迎娶的高峰时刻,长江大桥被 许许多多迎亲队伍堵塞交通达四十分钟之久。交通警察最后不得不挥手弹开如蝗飞的香烟和 喜糖,拉下面孔破口大骂,宣称如果他喊了一二三之后人们还争先恐后不听指挥的话,他就 要行使国家法规赋予的权力,把这些阻碍大桥交通的大彩电大冰箱掀到长江去。说罢他就高 喊“一--二--三!”然后径直冲到一群依然争执不休的红男绿女中,将两支对抗队伍中 的一部收录机和一只电饭堡掀进了长江--交通这才恢复正常。
赵胜天和李小兰双方的家庭都住武昌。即将成立的小家庭也在武昌。他们用不着过江挤 大桥。但还是没有逃过劫难。因为大桥交通堵塞,使紧接着大桥引桥的武昌阅马场也堵塞, 以至于赵胜天在阅马场大打出手,他自己也被打掉了一颗门牙。做新郎这天被打掉一颗门牙 真是令人永生难忘永世气愤。而穿着他花八百块钱买的结婚扎眼的李小兰还说什么“赵胜 天!真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混蛋马大哈!”这哪里像他的新娘子!
这一夜他们没睡一起。李小兰说赵胜天满身血腥味和土腥味,像一只好打恶架的癫皮 狗。赵胜天不客气地回敬了李小兰一句:“小婊子养的!”如果不是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同床 共眠过,肯定他们两人都会为自己空度洞帚花烛夜终生抱憾。
本来,按赵胜天李小兰的想法是:婚礼尽量豪华。迎亲从大街上游行的方式就不必随俗 了。
赵胜才坚定他说:“不行!”
赵胜才是赵胜天的大哥。赵家老头子坐在一边一支接一支抽大儿子孝敬的外烟,大儿子 则父亲一般决策家庭成员的婚事。
赵胜才八年前辞掉肉类联合加工厂屠宰工的工作,南下沿海经济特区做生意。天下还真 让他这小学毕业的半文盲闯出来了。如今他定居深圳,有幢花园洋房和小轿车外带妙龄女秘 书。自从他发财以后,每次回武汉便像一家之主。他说不行,二哥三哥四哥五姐及父母双亲 都说当然不行。
赵胜才说老么的事要按武汉市第一流的水平办。这关系到他的荣誉问题。他要让街坊邻 居,让肉联厂欺侮过他的狗杂种们,让曾经甩了他的那个幼师婊子看看,都看看!
赵胜天李小兰自己的婚礼不能自己做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