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杭莹婚事(2 / 6)
房里,西边有一排紫檀木的柜子,靠里边那个中间的里头有一条烟霞裙,你去替我取来。”
秋菡从不在上房伺候,愣了一愣,笑嘻嘻应了,不过一小会就取了裙子过来。彼时云碧抱着自己的体己小匣子进来,忙伺候风荷换了裙子,风荷打趣她道:“都是你,一听你那些体己就把我喜得摔了茶盅,那可是公中的。”
云碧理了理风荷的衣裙,方才撇着嘴道:“我的姑奶奶,你要多少都拿去吧,往后我也不敢要月银了,免得姑奶奶摔了茶盅还要我赔,我身家性命也不值这个东西啊。”
叶嬷嬷听得又笑骂了一句“贫嘴”,秋菡在一旁立着,心下羡慕,少夫人待人真是和善,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与几位姐姐一样,跟少夫人有说有笑的呢。
风荷看看时辰不早,便道:“咱们去太妃房里吧。”
叶嬷嬷与云碧倒是很快应了,只有秋菡有些不明所以,小心翼翼地看着风荷。
风荷发现了,住了脚,温和地问她:“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或是问你这些姐姐。”
秋菡抿了抿唇,小手握着拳,轻声问道:“这都快用午饭了,少夫人为何要去前头呢?”说完,她又不好意思地低了头,深恨自己不守规矩,打听主子的事。
“云碧,你教教秋菡。”风荷越发和气,拍了拍她的肩。
“就因为要用饭了,少夫人才要过去。你想,你父母是不是总喜欢儿女守在自己跟前呢?”除了焦急生气的时候,云碧性子还是不错的,从来不对小丫头使气白眼之类的。
秋菡讶异地哦了一声,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摸着自己的头道:“多谢少夫人和姐姐教诲,奴婢明白了。老人都喜欢人多,这样热热闹闹的才有一家人的感觉。之前少夫人病着,如今少夫人好了,少爷又不在,少夫人去与太妃一同用饭,太妃必然高兴。”
风荷对她投以鼓励的眼神,笑着领了众人去前头。才出了院门,就遇到去太妃院里送东西回来的沉烟浅草,风荷命她们先回去吃饭,回头再去太妃那里换云碧和秋菡,二人忙应了。
沉烟又道:“奴婢方才过去之时,没有见到太妃娘娘,东西交给了娘娘跟前的楚妍姐姐,娘娘那边,好似有客人在。”
“哦?知道是谁吗?”风荷挑眉,太妃轻易不见客,那来的一定是有些身份的人了。
“后来奴婢两人出来时见到了回廊上等候的几个婢子,其中有一个是大少夫人跟前的安菱,另外几个应该是客人家的下人,奴婢见她们好似与安菱姐姐很熟悉的样子,余下却不知了。”沉烟只是说了自己看到的,没有说自己推测的,她相信少夫人一听就会想明白的。
风荷略怔了半刻,很快点头,去了前边。
她从后门进去,顺着小甬道绕到太妃住的正院前边,恰好瞧见寡嫂刘氏与一位年纪比她略大些的夫人并肩出来,刘氏的面色不大好看。几人还没有走出院门,风荷就听见刘氏压低声音但微含愠怒的声音:“嫂子,你为何之前先不与我商量一番,哄着我陪你来见了太妃,竟说那样的话,这种事好歹先试探试探啊,弄得现在我都没脸见太妃娘娘。”
原来那位夫人是刘氏的娘家大嫂,永安侯夫人。永安侯为人一向低调,只是尽心办好圣上交代的事,难得与谁家交好,除了几家至亲都是一视同仁的。当年刘氏嫁过来不足一年,大少爷杭天煜就没了,她年轻轻守了寡,身下没个倚靠的,颇得太妃垂怜。而她性子亦是安静,每日在房里吃斋念佛,等闲不出来,连娘家那边都不甚走动。
风荷眼中,刘氏一直是温和有礼的,行事说话绝不越过道德对女子的要求,难得有这样薄怒之时。这永安侯夫人究竟对太妃说了什么,以至于刘氏会这般反常?
“姑奶奶,话不是这么说的。你一向胆小不敢担事,我便是说了顶多得你几句劝阻,还不如直接见了太妃呢。你怎么就没脸了,温儿可是你嫡亲的侄子,何曾丢了你的脸。你要是个干练的,我还能不与你商议?你看看你,杭家明堂正道的大少夫人,每日茹素朝佛,有什么意思?”这永安侯夫人的性情倒与她夫君截然不同,是个说话爽利的,只是稍显有些刻薄了。
风荷只听得什么侄子这句,那二人已经去得远了,她就回身向房里走去。丫鬟忙迎了上来,并往里边报去。
太妃本在沉思,见了她进来换了笑颜,待她行了礼,拉着她坐道:“不是才遣了人给我送了茶过来,怎么又亲自来了?”
“左右祖母只有一个人吃饭,也吃不了多少,孙媳妇惦记着祖母这里厨子做的好菜,就跟着祖母一起用吧,两个人还能多用些。”风荷献了茶给太妃,娇笑相向。
太妃想起孙子不肯回家,冷落了这个孙媳妇,便有几分歉疚,这可是她当初怕董家反悔请的圣旨呢,揽了风荷强笑道:“老四不在,你一个人怕是闷得慌,在祖母这亦是一样的。”
“祖母说的什么话,男子汉大丈夫的自然在外边有许多事要料理,岂能天天在家陪着媳妇,说出去也没有这样的理。祖母这是疼爱孙媳,但孙媳真不怪四爷,四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