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被人暗算(4 / 7)
一会太医看完了你五弟妹让他也给你把把脉。”
风荷勉强笑着谢过了王妃,坐在王妃下首。
而她再次撞到了辅国公夫人看过来带些探究的目光,心弦发紧。
太医出来了,嬷嬷回说是因为蒋氏身子有些虚,受不得长时间久坐晒太阳,吃点解暑的汤药就好。
王妃松了一口气,又命人留下太医,让他给风荷把把脉。结果与蒋氏说的差不多,没什么大碍。
蒋氏看见王妃与自己母亲进去,歉意地欠了欠身,说道:“都是我不好,累得母妃与母亲担心。我原说什么事,只是身上懒懒的,心口有些难受,估计是中午吃得多了。偏偏这几个小丫鬟不省事,非要当件大事去回禀,倒害得母妃与母亲操了半日心,大日头底下赶过来。”
她的气色还好,说话也不吃力,王妃与辅国公夫人这才笑了:“说的什么孩子话,身子不舒服自然要请太医,若是耽搁出什么事反而不行。左右我们也是在那里枯坐着,不如这里清静些呢。”
世子妃带着几个丫鬟进来了,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红漆雕花托盘,里边几碗酸梅汤。她笑道:“这是我一早就命人做的,放在水井里晾着,母亲、王妃娘娘,还有四少夫人都尝尝,去去暑气。三妹妹一会吃药,先不敢给她吃了。”
几人都道很是,慢慢吃了酸梅汤,酸酸甜甜的,倒也提神。
风荷并没有特意去看她,只是心里暗暗感叹,这面上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就这份镇定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难怪能嫁入皇家呢。顺亲王与儿媳妇,这可不是件小事啊,一定要好好把握了,需要时也许还能有点用呢。幸好刚才没有闹破,不然这样的猛料就失去了价值,风荷坏心眼地想着。
等到日头偏西了,外头没有那么热了,杭家一行人才打道回府。
太妃听说今日之事后,还道:“早知这样,就不该叫你们去了,宁愿清清静静呆在家里的好。”
“可不是这样,媳妇心里正后悔着呢。”王妃微笑着。
太妃怜惜几个女孩儿累了,打发她们回房歇息,命晚饭后不用来请安,自己只留了王妃说话。
“怎么样?有没有合意的?”其实京城就这些子弟,都在太妃心中,她还真挑不出一个满意的来。
王妃亦是为难地摇头:“不是出身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怕是难了。”
太妃听得唏嘘,她虽然疼爱杭四,但其他几个孙子孙女都是杭家的子嗣,她是都喜欢的,尤其杭莹乖巧可爱,不想委屈了她。镇国公儿子人品还行,但不上进,一味的孩子气;永安侯儿子体弱多病;承平公主的次子不错,但公主为人不好相处;和亲王的次子太软弱;颐亲王的三子太要强,连长兄的风头都要抢。
现在看来,韩穆溪是最好的人选,无奈坏在一个女人身上。满打满算,竟不能为杭莹挑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实在不行,只能从今科进士中探访了,但这些进士的门第多半不会好到哪儿去,权贵之家的子弟都是走恩封的,不走科举之路。
不是太妃看不起书生,而是门第摆在那里,你让一个中下等的人家把个郡主娶回去怎么办,拿什么供养她?对了,老四媳妇她娘家哥哥中了探花,现在去了六部学习,也是前程远大的,但他是庶出,父亲只有二品,若是一品就好了,拼着低嫁也行。
看太妃的脸色,王妃越加愁眉苦脸起来,女儿十四了,耽误不起啊。
太妃想了半晌,摇头叹息道:“咱们再细心访察吧,只要人品好,家世差一点没关系,实心实意待五丫头就好。”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媳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只要能把她风风光光嫁了,多陪送点体己也是愿意的。”王妃这话是真心的,儿子以后有王府,不怕没银子花,唯有一个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
太妃摆手道:“先不说这个了,老三的呢,有没有哪家愿意让女儿为小的?”杭莹的事还能缓上一缓,这个却是当务之急,虽说是二房,但以后老三院里的事都要交给她,而且不是那种没有希望扶正的妾室。依太妃的想法,倘若老三媳妇没了,再娶个继室来反而不好,宁愿眼下就纳个妾室回来,许她扶正之位,不怕她不用心照料老三院里的事。
不然,一个妾室,现在即使勉强掌理院中之事,以后若是娶了继室,那怎么办,两个人不可能不为着权力相争起来。与其那时候让人看笑话,还不如歇了娶继室的心。
王妃自然是满心赞成这个主意的,要是给老三再娶回来一个门第不错的继室,就是给自己堵心来了,纳个妾室,再贵能贵到哪里去。她终于有了笑颜:“这个,媳妇倒是看中了几家的姑娘,工部侍郎莫家有个庶女,才德兼备,打小养在他们夫人名下,是个大方知礼的孩子,听他们夫人的口吻,做小也不是不行;鸿胪寺卿有个嫡女,先前许的人家没了,也愿意当二房;还有轻车都尉李家的嫡女,他们夫人是继室,只想攀了高枝。”
太妃一点也不奇怪,一般只有庶女才肯做小,嫡女愿意当小的,定是有原因的。这几家的姑娘,她耳闻过一二,还要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