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皇后 > 第八章 消烟雨 (2)

第八章 消烟雨 (2)(7 / 11)

却仍旧挺拔飒爽,他不宜再策马奔驰,就任由□的骏马踩着细碎的步子,走在牧场的草地中。

辅政王驱马跟在他身侧,并不说话。

他们就这么一起走了一阵,徳佑帝望着天边的一行秋雁,唇边添上了笑意:“小清,我们终究是回来了。”

看着身旁似曾相似的山丘和树木,他也勾唇笑了下:“也不算晚啊。”

是的,一切尚早……距离他们上一次在这个围场中分别,说着下次再见的日子,不过是过去了二十七年而已。

那还是在辅政亲王九岁的时候,他还不是尊贵的大武亲王,只不过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和一个卑贱的舞女生下的儿子。

那一年身为太子的徳佑帝,也不过才十一岁。

深宫中世态炎凉,他又顶着一张过于妖孽的面容,人人疏远,人人畏惧。

在这冰冷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少年,从始至终对他温柔地微笑着,如同所有爱护幼弟的兄长。

他们一起溜到太液池边钓鱼,一起因为贪玩被太傅的责罚,一起猫在假山中躲避寻找他们的侍卫。

他们少年时的最后一次相见,就在这个海落围场中,那天是他第一次参加秋猎,第一次亲手射杀了猎物。

他兴奋地将那只捕杀到的野兔带回来,交给那个因为体弱而不能参与狩猎的少年,拉着他的手说:“焕皇兄,明年我一定要猎一只鹿来给你补身子!”

少年笑起来说:“好啊,等明年我好一些,我们可以一起在围场里策马。”

九岁的他笑着,眼眸轻眯,那种成年后被他刻意利用的绝代芳华,那时还如同璞玉般,不自觉地散发出天然的纯美。

可是就在那次围猎后,他还没有来得及再次进宫看望那个少年,他的父亲就接到了封王的圣旨。

亲王一旦获得封地,即刻离京,不得有片刻延误。

匆忙离开京师的那日,一向乖顺的他,破天荒挣扎了起来,即使年幼的他,也知道此去经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对方,他哭喊着要进宫去向他告别,却还是被押送他们离京的亲兵拦住,送进了马车。

这一别,是整整十年。十年来大雁去了又来,海棠谢了又开,十年来他一年年心思深沉,一步步倾倒天下。

十年后他再次来到禁城,身份是居心叵测的篡位者。

徳佑八年年末的那场叛乱,太过仓促与混乱,他们几次目光交错,却彼此都没有再提及少年时的情谊。

然而在危急关头,他却毫不犹豫地将那个红衣的少女推入他怀中,而他也毫不犹豫地接过来,拼死将她带出禁宫。

此后又是长达十年的彼此陪伴,从未过于亲近,却也从未过于疏远。

从围场中回到行宫,太子还想再逗留一天,他先行回了京师。

虽然政务繁重琐碎,但禁宫中需要一个人站在那里。

他到达内宫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徳佑九年遣散了后宫,帝后又移居到了行宫,如今的禁宫,日渐清冷。

他走在空旷的宫殿之间,四下一片黢黑,秋意刺骨。

高处不胜寒吗?站在帝国权力的顶端,他才明了那些无人可以倾诉的孤寒,无处可以排解的寂寥。

只是今时此刻,他却还是要站在这里,俯视着帝国的山水城郭,聆听着黎民的甘苦喜乐……就像此前的那么多年,那个男人曾经做过的一样。

这是他们萧氏子孙的职责,不可违背,亦不可放弃。

他想,也许等到很多年后,等他终于可以放下这些责任,等他终于可以放下那个爱笑的红衣女子,还有那个在记忆里对他微笑着,执起他手的少年。

他会回到楚地去,回到那里,去度过只属于他的无涯岁月,去看一看楚地的千里澄江,漫天清秋。

番外四 静落

萧焕离去在德新二年的冬天。

自德佑十九年后,帝国延续昌盛,直到德佑二十八年秋,行宫中萧焕将血呕在了一封正在批阅的奏折上。

正坐在一旁陪他的苍苍看着他用手掩住了口,鲜红的血却仍然滑过他苍白的手指,一滴滴落在他面前的宣纸上,染上了那封关于辽东巡抚柳时安阵前擅斩大将的弹劾。

像十年前惩处戚承亮一样,他惩处了这个他一手扶植起来的股肱重臣,却在亲临柳时安被斩首示众的刑场时再次咳出鲜血,倒在一旁的萧千清怀中。

紧急中太子萧炼第一次独力接过监国大权,临朝听政。

多年的辛劳耗空了本就病弱的身体,德佑二十九年春,当萧焕病情略微好转,他最后一次出现在禁宫的乾清宫中,这一次,他将传位于太子的诏书颁布于世,自此退隐行宫,不再亲自理政。

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他是在黛郁行宫中和同样隐居的苍苍一起度过的。

炼儿登基后并不顺畅,天灾四起、边界骚乱不断,他以不足弱冠的年龄挑起不逊于当年他父皇挑过的重担,虽然有王叔和首辅的帮助,也并不轻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