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2)
陆正雨的忽然昏迷获病令人怀疑,尤其是他第二次上了请辞折子被兴帝驳回之后。
虽说前些日子皇子们都被兴帝拘在了宫里,可依着从前定下的规矩,陆正雨每十日可沐休两日,余下的四日在太傅府大书房授课,还有的四日便在国子监太学里授课,故而即便皇子们不会去读书,陆正雨仍然守规矩的往太学去了。
可那日半路上就说了句觉着气闷,到了太学不过半个时辰便忽而伏案昏了过去,倒惊了太学一众同僚慌着四下送信。因离宫里近,这消息反倒是宫里先接了去,就遣了太医先行诊治。
宫里的人自然是紧盯着消息的,除了上清殿外,尤以凤仪宫景宸宫和东宫为最。
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可人人所想莫不是一样的。当初兴帝一意将陆正雨从荆南招来上京,故而一半是真的因为陆正雨才学出众可堪皇子师,可另一半私心他自己清楚,他的儿子们也清楚。在儒生身份极高的炎朝,尤其眼下青年官员中又已有许多师从陆正雨,如此一个门生众多的大儒,他若有心,确实可以一呼百应的改变些什么。
放在荆南那样的地方鞭长莫及真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至少随时有异动随时可掌控,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
其实陆正雨本来辞官不辞官的兴帝也不当什么,无非是他允准与否的问题,可忽而传来陆正雨获病的消息,兴帝那脑中便止不住想了什么。
皇后与连皇妃此番倒是难得想到了一起去,因着陆茉幽和简辞的关系她们心底都清楚,可简辞出手相帮简泽,那么陆家自然便是自己人。她们也不信陆正雨忽然便病了,可这“病”却病的当真是好。眼下局势严峻,陆正雨以这“病”脱离了兴帝掌控,那么真要做些什么那就顺手的多了。
同样,上清殿和东宫却是因着这消息心底狠狠一沉,这于兴帝和太子而言,绝非好事。
本想着先令太医诊治揭露陆正雨装病,谁都知道陆正雨虽已六十可从前在荆南山上保养的好,身强体健的,即便入京之后陆家接连出事,陆正雨也不曾倒下过,如今一番平顺了怎就病了?
那兴帝心腹太医也早得了兴帝嘱咐,故而存着陆正雨康健装病,要一心拆穿的心思进了太学时,着实狠狠吓了一跳。
那冷汗霎时就落了下来,慌慌张张一番诊断,这老太傅竟是中了风?
他正惊疑不定不知要怎样回去和兴帝交代,这边陆正雨便自己醒了过来,仿佛是为着印证太医诊断,他竟是口齿不清嘴歪眼斜津液肆流,甚至半边身子都麻木没了知觉。
这太医嘶的抽了一声冷气,留了另两个太医救治就急匆匆的赶回了宫里。
而宫中得了消息,连皇后和连皇妃都有些吃不准的慌张起来,这陆正雨,不会是真中风了吧?
这边太医诊治还未结束,那边陆家人得了消息也匆匆到了太学,因着皇子近来都无法读书,故而陆墨笙这十一皇子伴读也没了用处,此番来接自家祖父,一看情景当时就凝了脸色,二话不说将人接了回去。
不过几个时辰,上京官宦贵族人家十之八九都知晓了陆正雨忽然中风的消息,到得午后直至晚间,陆家门槛便再没有停歇过,陆正雨一众在上京的门生均上门探视,连在上京周遭围观的也都动了身往上京来。
兴帝咬碎一口牙,看着陆良到了下午就一下急急上了两封请辞折子,那朱笔死死捏着还是狠狠写了个准字。
他失了这机会,总不能再因此而损了自己明君圣君的威名,人都病成这样了,决然再不能不准请辞。
太子侍立案旁看兴帝落了笔,冷冷一笑。
而这边陆茉幽在小佛堂一听了消息后便立时惊慌落泪,令善宁殿的宫婢往凤仪宫递了请安折,不过一个时辰皇后便召了陆茉幽入凤仪宫,这一路自然是帕子捂着脸悲戚焦心哭着去的,到了凤仪宫更是闷头便跪倒在地上,虽不是放声大悲,可那一行抽噎难受的模样,莫说皇后了,连芮荷等宫婢都看的心有戚戚。
于是这边刚传来兴帝允准了陆正雨陆良辞官的消息,皇后便自做主下了懿旨消了陆茉幽待选贵女的身份第二日遣送出宫。当兴帝批了辞官折子想起此事再要下旨意恩准陆茉幽尚保留待选贵女身份直至赐婚时,皇后的懿旨已下,兴帝双眸霎时闪过几许阴沉的不耐。
本想说,还留着这女子在宫里尚可以牵制陆家,甚至这道旨意还能显出他对臣子的恩宠,可没想到,有人比他更心急的要和他唱反调。
然而皇后所做不仅如此,她甚至随后留了陆茉幽在凤仪宫,又即刻召了左相府苏夫人和在宫中的苏晓棠苏落梨姐妹二人,这苏落梨和陆墨竺的婚事是她下的旨意,现下陆正雨忽然获病请辞,兴帝也已准了,那么官家的太傅府自是住不得了,而陆家在上京也无宅院,恐怕一等陆正雨稳定下来便会举家再回荆南。
然而陆墨竺虽是如今已在京郊大营做了少将,可也是因着官宦子弟的身份才进的,究竟其后是否还留得,但他和苏落梨的婚事若是在陆家人举家回了荆南之后再筹谋,恐怕就不知要拖到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