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5 / 5)
,竟是将这近两年光景都给抹去了。偏生,王夫人态度诚恳,一句浑忘了,让她压根就挑不出理来。
“大嫂,真的对不住了,让您受累了。”王夫人面上除了歉意,更多的则是羞愧。当然,这只是表面上,至于她心底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就没法考证了。
“都是一家人,何必这般客套。”那拉淑娴心头略过一阵不舍,她对迎姐儿是真的动了感情,只是连她都不知晓那是不是移情。
她那幼年夭折的五公主,是她心头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也因此,在看到迎姐儿,她将迎姐儿当成了五儿,哪怕明知晓俩人毫无关系。也许真的是移情,她只想着把曾经对五儿的亏欠全部给迎姐儿,同时她也知晓过度的宠溺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君不见前世她生养了三个孩子,哪怕最终长大成人的十二,都被养的如同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或许,让迎姐儿去贾母跟前养着,会是一件好事儿罢?
“二丫头的东西多,这一时半会儿的怕是归整不好。这样罢,弟妹可否多给我一日时间,索性等明个儿早起请安时,我将二丫头送到老太太跟前,再让人将东西一并送过去。”
“成,大嫂您说甚么都成。”王夫人自是听懂了那拉淑娴的言下之意,迎姐儿可以被带走,却绝不可能由一个姨娘来教养。当然,王夫人也可以说由她自个儿亲自养着,可她又没病,才不想干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索性,贾母最喜欢小孩儿们,统统送过去,让她带个痛快!
将迎姐儿送到荣庆堂,这算是几方都退让了一步。王夫人暗道,若这般行事赵姨娘还折腾的话,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
万幸的是,赵姨娘并未表示任何不满。也许是看透了王夫人狠戾的内心,又或者先前经历了两年的绝望,这样的退让,她已经心满意足了。
待次日一早,那拉淑娴果真带着迎姐儿去了荣庆堂,并将她亲自交到了元姐儿手上,哄她说,姑娘大了都是要养在老太太跟前的。迎姐儿头脑简单,甚至可以说略微有些迟钝,对于那拉淑娴这种说法,丝毫不曾感到任何怀疑。相反,对于元姐儿这个说话柔声细语的大姐姐,迎姐儿相当的欢喜,很快就开心的玩作了一团。只是等到了晚间入睡时,略有些闹腾,不过有奶娘在跟前哄着,没两日就适应了下来。
迎姐儿倒是适应得很快,反倒是那拉淑娴心底里空落落的。甭管是不是移情作用,对于迎姐儿,她确实是付出了感情的,哪怕她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可感情却是作不了假的。
容嬷嬷私底下劝了两回,又见那拉淑娴只是去荣庆堂请安频繁了一些,旁的倒是如往常一般,索性也就不劝了。其实,相较于前世十二到了年岁去阿哥所时,这一回那拉淑娴还算是淡定的。孩子嘛,长大了自然是要展翅高飞的,哪里能一直窝在娘跟前的?容嬷嬷甚至暗自腹诽着,真要舍不得,你倒是再去生一个呢!甭管会不会展翅高飞,起码在最初的两三年,想飞都没得飞!
这厢,那拉淑娴开始慢慢的接受孩子们挨个儿离开的事实,那厢,王夫人却险些被吓得魂飞魄散。
却说前两日,王夫人让她的陪房李嬷嬷去一趟王家,当时她是吩咐了,不过后来又有迎姐儿这事打岔,又给耽搁了一日。不过,没两日,李嬷嬷还是去了王家,只是回来时,却给王夫人带来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跟先前说的亲事勉强有些关系,却严重得太多了。
“你说甚么?大嫂没了!!”王夫人惊恐之下,都忘了女子只有在称呼夫家嫂子时,才能唤大嫂,若是称呼娘家嫂子,却是要额外再加上姓氏的。
连着深呼吸好几口气,王夫人在极度惊愕之后,却是怒不可遏,直接摔了手中的茶盏:“先不说她素来身子骨极好,这些年来压根就连个头疼脑热都没有。就说前不久,我才刚回过娘家,那会儿她同我说话时,中气十足的,骂起跟前的丫鬟一刻钟都没消停。你说她没了?好端端的人,如何会没了?这才几日工夫,就算是急症,也没那么快的!”
一个身子骨极为康健之人,一下子就没了,若非急症的话,那就是意外了。问题是,王家虽不是甚么世家大族,可堂堂当家太太,又不需要做甚么活计,怎么就会发生意外了?
若不是意外,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