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5 / 5)
用功上进,性子也稳重妥当得很,偏生却没能高中,反而要荣国公贾代善临终前上折子为其讨要官职。反观贾赦,小时候就顾着熊了,甭管怎么打怎么骂,就是不肯学好,可大了知晓道理了,不是立刻就走上正途了吗?
“是这个道理。”贾母连连点头称是。
忽悠了贾母,十二一溜烟儿的小跑回了荣禧堂,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贾赦,毕竟这里头还有些话需要跟贾赦对照一下,免得回头贾母问起来穿了帮。而贾赦在听了十二这话后,登时笑得岔了气,还真别说,虽然知晓十二是在胡说八道,可连在一起听起来,还真有些道理。
然而,那拉淑娴得知后,却将十二唤过来训了一顿,转而就将他打包去了张家,只叮嘱道,不准再胡闹生事,另外等荣国府寻到了合适的练武师傅后,再将他接回来。
十二的学问的确出众,可这是针对于孩子们而言的,事实上跟张家老太爷等人相比,他完全就不够看的。说白了,前世他也不过才活了二十五年,其中十五年都活在那拉淑娴的羽翼保护之中。再说了,身份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如果单纯的以学问来判断的话,他压根就比不上那些真正寒窗苦读之人。
生怕张家太宠溺十二,那拉淑娴还亲笔写了一封信交予下人带给张家二老爷。整个张家里头,只属张家二老爷脾气最坏,那拉淑娴千叮咛万嘱咐,十二就是个不打不成器的熊孩子,让她二哥只管下狠手便是。
于是,十二的霉运之旅开始了。
随着十二的离开,珠哥儿的病情逐渐好转,笼罩在荣国府上空的阴影也慢慢的散去了。至二月底,隔壁宁国府传来好消息,去年进门的珍哥儿之妻已经有了身孕,预产期估摸着是在十月底。到了三月份,张家那头也传来好消息,张家二太太诞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小名柯哥儿,大名就是张昀柯了。
而伴随着这两个好消息的,是宫中开始大、小选了。不过,因着荣国府亲近的人家都无参选之意,若是诸人只当是个趣事儿说过便罢了。
又几个月后,珠哥儿的病彻底痊愈了,且没有落下明显的病根,把王夫人欢喜得直念佛不说,还特地带着元姐儿等人去了一趟城郊的铁槛寺里拜佛还冤。王夫人倒是问了那拉淑娴是否同去,不过因着恰好有事抽不开身,那拉淑娴便婉拒了。
等还愿回来后,王夫人做的头一件事儿,就是备下礼物请了宁国府的贾敬过来,将迎姐儿过继给了大房,也算是真正的过了明路。
因着荣国府素来的习惯就是,嫡出子女三岁入族谱,庶出子女七岁入族谱的缘故,过继的事儿顺顺当当不说,甚至从根本上改了迎姐儿的出身,若是没有人明言,只怕都认为迎姐儿原就是那拉淑娴所生。毕竟,三岁的迎姐儿原就不在族谱上,一进入族谱就记在了那拉淑娴名下。
府里发生的这些事儿,一直被拘在佛堂里的赵姨娘也得到了信儿,据说她当场崩溃大哭,悲痛得数日都下不了床。
然而,同她拘在一起的周姨娘却对此不屑一顾,能侥幸保住这一条命就已经很不错了,竟然还想那些个有的没的。这要是换成心肠狠毒之人,即便先前应承过了,事后反悔照样也无事。可惜,周姨娘能这么想,不代表赵姨娘也会这么想,她只一个劲儿的沉浸在失去了唯一的女儿这事儿上头,日日夜夜悲伤哭泣,没几日就瘦成了人干。
可惜的是,跟珠哥儿病倒阖府牵挂不同,即便赵姨娘再怎么消瘦,也没有一个人为她心疼半分。至少,在荣国府里寻不出一个人。
倒是同赵姨娘一道儿长大情同姐妹的琥珀在临出嫁前过来瞧了瞧她,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顾念旧情,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将往昔的情分仇怨尽数一笔勾销。是的,琥珀要出嫁了,那拉淑娴信守承诺,当初问她有甚么愿望,但凡能做到的都会满足于她,只要她愿意反咬赵姨娘一口。而琥珀,她说她想光明正大的嫁出去,当个嫡妻,而非没名没分的通房丫鬟。
那拉淑娴答应了她,又让容嬷嬷仔细替她挑了几个好人家,让她过目后,才定了下来。至于嫁妆,反而是最简单的,那拉淑娴予了她一套样式老旧的赤金头面,可以说除了分量重外,没有任何的美感可言。
一套赤金头面,起码重三斤。甭管是当压箱底的好东西,还是变卖换钱,都足以让琥珀好生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