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大秦帝国 > 第十章 偏安亡齐 (2)

第十章 偏安亡齐 (2)(9 / 11)

岂非滑天下之大稽也!”

“老夫愿闻上卿还价。”后胜面无喜怒。

顿弱没有说话,摘下了腰间板带的皮盒打开,拿出了一方折叠精细的羊皮纸,双手捧给了后胜。后胜在风灯下展开了羊皮纸,首先入眼的便是左下角那方已经很熟悉的朱红的秦王大印,再一抬眼便是几行同样熟悉的秦国文字:“秦一天下,以战止战,故不畏战。齐国君臣若能以人民涂炭计,不战而降秦国,则大秦必以王道待之而存其社稷。秦王政二十五年夏。”

“秦王眼中,固无老夫。”后胜看罢,冷冷一句。

“非也。”顿弱指点着摊开的羊皮纸,“若丞相求一方诸侯,固然说梦。然若求与齐王一起受封,则秦王已经言明也。丞相且看,秦王书命云‘齐国君臣’,而没有单指齐王;这个‘臣’,舍丞相其谁也!”

“虽然如此,老夫在秦王笔下终不足道哉!”

“丞相必要秦王明说‘后胜’两字?”

“老夫终究不是无名鼠辈也!”

“丞相以为,点名有利?”

“明白一诺,终胜泛泛。”

“顿弱却以为,不点名对丞相大利。”

“足下托词,未免拙劣。”

“丞相关心则乱也。”顿弱侃侃道,“不点丞相之名,顿弱所请也。丞相试想,齐之民风粗犷,不乏抗秦死战之勇士,更兼列国世族大聚齐国,复辟暗火不熄,若此等人众以秦王书命为据,认定齐国降秦乃丞相一力所为,丞相还能安稳么?北海封邑还能长久么?”

“老夫封邑北海,秦王记得?”

“丞相且看。”顿弱又从另只皮盒中拿出了一方羊皮纸。后胜接过,只见上面几行大字却是:“定齐之日,功臣持此书命,居北海之地,襄助齐国民治。秦王政二十五年夏。”顿弱悠然笑道:“丞相看好,封邑之外,尚有襄助民治之权力。就是说,丞相还是齐地丞相。”后胜老眼炯炯生光,盯住了顿弱道:“此书何时交老夫执之?”顿弱大笑道:“论市道,齐国底定之后。若丞相不放心,此刻便是交接之时也!”后胜思忖片刻道:“还是市道交好,老夫也有个转圜余地。此刻携带此物,老夫倒是碍手碍脚了。”顿弱大笑一阵,连连赞叹丞相洞察烛照。后胜也是万般感慨,与顿弱一一说起了诸般国政事宜。直到五更鸡鸣,顿弱才回到了秦国商社。

次日清晨大雾弥漫,一骑快马飞出了秦国商社,飞出了纷乱的临淄。

四、飞骑大纵横 北中国一举廓清

王贲一接到秦王书,立即下令轻装飞骑军进发辽东。

两月之间,王贲在蓟城已经完成了对十万兵马的重新编配,组成了一支以轻装骑兵为主力的飞骑军。大军编成之后没有立即进发辽东,是因为王贲在等待约定的秦王书。从咸阳北上之时,王贲对秦王提出了一则应变之策:基于齐国实力尚在,他的蓟城军可等候一段时日再进辽东。若灭齐大战不可免,他则率军开赴燕齐边境,侧击临淄以为蒙恬军策应;若灭齐大战可免,或可缓,他则可在接到秦王书命后立即起兵。秦王嬴政当即接纳了王贲方略,感喟赞叹道:“将兵有此大局之虑,王责成矣!”今次王贲接到的秦王书,是嬴政依据顿弱所报之齐国朝野情势,判断齐国很可能不战而降。为此,嬴政与李斯尉缭议决:蒙恬军驻扎巨野泽对齐施压即可,王贲可以放手开始燕代之战。

这支远征军的结构很是奇特,堪称王贲的一次大胆尝试。

基于辽东地势与长途奔袭战之需,王贲的重新编配很大地改变了强势秦军的重装传统,或者可以说,很大地恢复到了早期秦军的传统。大改编分为两个基本方面:一则是解决主战骑兵的轻装战力,一则是解决远征军最为困难的后援难题。为此,王贲重新划分了军力构成,将十万军力分作了两大营,第一大营为主战骑兵,第二大营为战运兼具的辎重营,两营将士都是五万。这等主战营与辎重营等同划分军力之法,实在是亘古未见。

第一大营主战,由王贲亲自统率。这支军马只有五万骑士,却是人各两马,共计十万匹战马。五万骑士的着装,全部换作了皮制甲胄;弓箭全部换作单兵臂张弩或传统臂张弓,其间取舍由骑士自己决断,善弩者则弩,善弓者则弓。大型连弩与大型攻防器械一律放弃,每人只配备两长两短四口精铁剑、一百支羽箭,常规携带三日熟食。凡此等等,皆最充分地体现了轻锐两字。

第二大营为后援辎重军,由娴熟兵政的马兴统率。这支军马也是五万人,却是步骑混编,步军一半铁骑一半;运力则配备一万辆牛车、五万名精壮民佚及一千余名各式工匠。

王贲很清楚,远征奔袭战之难,既在于将士战力,更在于后援得力。诸多奔袭战之所以铩羽而归甚或全军覆没,往往不是主战将士战力不济,而是粮道被截断。当年孙武率吴军长途奇袭楚国的柏举之战之所以能够成功,根本点是副将伍子胥依据孙武谋划,成功解决了粮草辎重通过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武阳、直辕、冥厄三个隘口大峡谷的难题。今燕王喜残部远在千余里之外的襄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