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军悲歌 (2)(11 / 11)
成败与否,想亦无用也。”
那一日,老少两人直说到天色暮黑,章邯才告辞了。
一路之上,寒风吹透了重重衣甲,章邯觉得自己变成了一道冰柱.
回到幕府,在大燎炉前枯坐一阵,又呼噜噜喝下两大盆羊肉汤菜羹,章邯才觉得四肢百骸活泛了过来。凝神思忖片刻,章邯吩咐中军司马只带两个军吏随他前去弓弩器械营。中军司马惊愕犹豫,力主要带护卫马队一起去。章邯断然道:“不能带!你小子怕死别去,老夫一个人去。”无奈,中军司马只好选来两个剑术过人的军吏,三人一起跟章邯匆匆走了。
中军司马所以担心,在于这弓弩器械营是刑徒军的轴心。
轴心之谓,能才汇聚所在也。但凡读过书识得字而又精明机巧者,不管原先做没做过工匠,都被汇聚到了弓弩器械营。章邯原本便是主力秦军中执掌弓弩器械营的大将,当初对进入弓弩器械营的刑徒士卒坚持亲自过目,对由刑徒担任的千夫长以下的头目,更是亲自遴选勘问而后定。是故,在整个刑徒军中,章邯最是熟悉这个弓弩器械营。刑徒军骚动大起,震荡源头定然在弓弩器械营。那个深藏不露的刑徒高人,也十有八九窝在此处。这既是章邯治军的直觉,也是章邯对刑徒生活熟悉所生发的直觉。在章邯统领七十万刑徒大修骊山始皇陵的一年里,因爆发了黥布聚结大批刑徒冒死逃亡的重大事件,章邯不得不开始了与刑徒轴心人物们的种种往来。在反反复复的周旋盘桓中,章邯见识了一个与常人全然不同的世道,对罪犯的轻蔑与冷酷也渐渐地消失了。也就是说,在章邯的心目里,不知不觉地将刑徒们也当做活生生的人看了。假如没有如此一段阅历,章邯绝不会在关中告破的危难关头,断然提出以刑徒成军应敌的方略。章邯永远都记得,当他说出这一谋划时,李斯惊讶得一双老眼瞪得溜圆,一口声连呼匪夷所思也,奇谋惊世也!事实确乎如此,在奉公守法成为铁则的老秦人眼中,罪犯是最为不堪的人群,而秦军将士则是国家的骄傲与荣耀,若罪犯一朝成为秦军将士,简直无异于太阳从西边出来!若非关中已经被攻破,而秦军主力又鞭长莫及,章邯的此等方略大约不是使庙堂的将军大臣们哈哈大笑一通,便是要入狱了……
“参见少府将军!”
“弟兄们坐了,老夫向晚无事,来说说话而已。”
刑徒军士卒们不约而同,历来在章邯的将军称谓之前要加上“少府”名号。刑徒们秉承了山东六国的传统评判:掌兵大将而能为国家重臣,此人杰也,必当敬之。章邯以主力大将而为大秦九卿重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