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故人相见(3 / 4)
锦曦抹了把满额头的汗,这时候,从灶房后面传来脚步声。
“是哪个呀?”妇人的声音问着。人也旋即从灶房后面转了出来。
锦曦吃了一惊,陈医正和药童林儿也意外的很,因为转出来的这个妇人,穿着一身灰不溜秋,补丁叠补丁的粗朴衣裳不说,整个人也是蓬头垢面,一身的邋遢样子。
且不说头发乱蓬蓬的,这脸上和手上,还都是一块黑一块白的,像是刚从灶底钻出来的黑猫似的。
锦曦若不是从声音上,也很难在短暂时间内辨出来人是金氏。赶紧上前两步,急问:“大娘,家里来了贵客,是爷的故友。你可晓得爷去哪里了不?”
金氏素来怕生,听到贵客两个字,缩着头往大梧桐树下站着的陈医正和林儿这处看了一眼,咧嘴带着一丝傻气的干笑了笑,这算是打过了招呼。
“我不晓得,你爷吃过早饭就出去了。”金氏跟锦曦低声道。
“你没问他去哪?或是往哪个方向走了?”锦曦又问。
金氏茫茫然摇头,锦曦晓得问她也等于是白问了。看见她紧张的交搓着双手,一双手上黑乎乎的,因为流汗的缘故,搓开的一块手掌心里,隐约可见有斑斑血迹。
锦曦不由皱眉,抓住她的手,仔细一看,惊道:“大娘,你放着前面的屋门敞开着躲在这院子干嘛呢?瞧瞧你这,还把手掌心里,弄出这么多条划痕?”
锦曦说话间,还从其中一条划痕里,抽出一根倒刺来,眯眼一瞧,是一根木屑。
“你二娘让我去后面杂屋,帮她削两捆硬柴。”
这一带的规矩就是,赶上人家盖新屋子,村里有交情的人家,都会纷纷送菜过来。而赶上人家办丧事,则会改送柴禾。
上回谭氏办丧事,老梁家接的那些柴禾,把后院那两间杂物屋子都快塞满了,大多是村民自个去后面山上拢的松毛。老梁头虽然还没有正式跟四个房分丧礼,但因为他眼下还是跟着二房吃喝,所以,后院杂物屋子里的松毛,二房都是随便用。
“有那么多松毛,二娘还要你去削硬柴干嘛?她自个有手有脚的,干嘛不自个削?”锦曦问。
“兰丫头送来两只大西瓜,你二娘说晌午用后院这大锅熬西瓜粥喝,松毛不耐烧。我帮她削柴,回头她就送一碗给青小子!”金氏老老实实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锦曦皱了下眉,本想劝金氏算了,即便不帮杨氏削柴,杨氏熬了西瓜粥,也是理当把这新鲜吃食分一点给亲戚家的孩子们的。
但锦曦顾及着陈医正还晾在一旁,二来,锦曦即便说了,依金氏的思考能力和性子,也不大能说得通。何况,她已经帮着杨氏在做削柴的事情了。锦曦只得改口道:“这大热天的,大娘你差不多就得了,回屋喝口水。为了一碗西瓜粥,回头把自个闷在后面中了暑气就啥不值了。等下回我家买了西瓜,熬了西瓜粥,请你们全家都过去喝。”
锦曦不喜欢对人轻易许诺,但一经许诺的事情,即便再难,她都会达成所愿。这回,熬煮西瓜粥对她,不过是随手而为的小事,她愿意为金氏带来这份美好的期待,并让这份期待很快实现。
金氏朝锦曦咧嘴笑起来,开心的直点头,这一咧嘴,脸上的黑色越发显现出牙齿的白和牙龈的红。身后,跟着陈医正进出宫中,见惯了那些娘娘贵人们,笑不露齿的端庄模样的林儿,眉头拧成了个结,这是个典型的乡下傻妇,笑成那个德行!
而陈医正,虽然背手淡然的站在那里,但是锦曦和金氏的对话却句句听在耳中。
陈医正在太医院打滚了几十年,看人的眼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金氏这一出场,没一个回合陈医正便在心内断定了老友家的这个大媳妇,是个脑子有疾病的。
不晓得老友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脑子有疾病的妇人,做自己的大儿媳?长媳是什么?一个家族内宅的未来掌舵人。
搁在权贵公卿大家族里,对内,那是内宅的主心骨,对外,那是辅助夫君,让家族昌盛繁荣必不可少的顶梁柱。即便搁在这样的乡下人家,长媳的人选也不容马虎。伺候公婆,照顾叔姑,操持家务,人情处世,这些都是长媳要打理的。
而眼前老梁家的这个长媳,俨然是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傻妇。哎,老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想到这,陈医正想起自己记挂着的那件事情来,眼底不由闪过一抹深深的忧患之色。
这边,金氏得到了锦曦关于西瓜粥的许诺,乐的直拍手掌。锦曦笑了笑,金氏这才欢天喜地的跑去了后院,继续削柴去了。
锦曦打发走了金氏,转身含着一丝惭愧走向陈医正,道:“看来真是不巧了,我爷早饭后出去尚未回来。这眼看着就要临近正午,陈大人您还是去我家歇个脚罢!”
林儿先前在马车上远远看了一眼官道下面那一长排的大院子,虽然当时并不应以为然,但是现在跟这村里的屋舍一比较,对于去锦曦家落脚,林儿认为是最好的去处了。
陈医正倒没有林儿那样的想法,人说近乡情更怯,这里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