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靠自己赚大家底(2 / 4)
要是当真往死里劝断,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与其如此,还不如劝和,至少,你爹那心里多少还能有份慰藉。”回厢房的路上,当锦曦问及孙氏为何劝和时,孙氏如此说,
锦曦点头,孙氏倒是一个通透的人。
“娘,话说回来,爹今日能有这个表现,这个态度,咱都心满意足了。”锦曦道,看得出,梁愈忠今日当真是豁出去了。
孙氏无奈摇头,道:“嗯,有你爹那样维护着咱们,不管断不断,后来事又当如何。我这心里也是熨帖的。哎,只是这老宅子那块。只怕你爹的牛脾气上来,得好长时日都僵在那!”
“两边都撕破了脸,即便断不成,怎么着咱也得好好晾晾爷那,不敢奢求他能反省。只求咱也落个几日的清静!”锦曦道,就是要冷落一段时日的老梁头,让他晓得软柿子也是不能捏的,一捏就爆,粘你一手。
……
自从老梁头和梁愈忠大闹过一场后,一连七日,梁愈忠都不再踏足老宅子半步。纵然进村去有事。即便跟老梁头当面相遇,梁愈忠也是撇开头,装作不认得。
孙氏压根就足不出户,活动范围都在家里的前屋后院。最远的地方是院子外面墙根下的两块白菜畦。
锦曦压根就忙着铺子里的事,没功夫进村,锦柔她们一般孩子去村里玩耍。老远见着了老梁头,掉头就跑。
这可把老梁头给气闷的,想揪住三房的人过来痛斥一顿,可是又拉不下那老脸。
于是老梁头那边也鼓足了劲儿,打算赌一把气。老梁头所不知的是,起初的头几日,梁愈忠确实也是在赌气。但是接下来,他是当真的忙得脚不沾地,因为,锦曦家腊月年根底下,正在筹谋一件大事情。
日子过得飞快,在下过今冬的第二场雪后,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一。
雪后初晴,日头非常的好。因为迫近过年,这几日村口的池塘边,一天到晚都是挑着挎着木桶木盆过来浆洗的妇人。锦曦家中,孙氏带着董妈简氏她们,也在抓紧功夫该洗的洗,该晒的晒,忙的脚不沾地。
孙老太还住在锦曦家中,帮忙带孩子,需等到腊月二十四,孙玉宝他们从县城回来接她老回孙家沟过大年。
锦曦今日没有去镇上,而是换了一双皮靴,挎着一只大篾竹篮子,篾子篮子可是极其有份量的呢,幸好她力气也不小了。
“娘,我过去柳佳塘那边了啊!”锦曦跟晾晒完一批衣物,正迎面走来的孙氏笑着招呼道。
“诶,好,路上当心点,把饭菜送到了就赶紧家来,别耽搁!”孙氏叮嘱道。
她已不是贪玩的小孩子了,孙氏还是不忘叮嘱,锦曦点头一笑,挎着篮子大步出了院子。
柳佳塘这块,池塘里的水,早在几天前,就被排放了个干净,余下的水,梁愈忠他们抬来一架水车,也全给抽了个干净。只有塘底下那些有凹洞的地方,还残存着一些积水,都不过膝盖。
锦曦唯恐篮子里的饭菜冷了,一路快走,此时走得身子发热。在高高的塘坝上放下篮子,站在那里喘气。
池塘下面,一群男人正扛着铁锹,锄头,还有用来装泥的土筛,正热火朝天的挖塘泥。
蔡金山蔡庆阳带着家里的四个长工,村里的春柱,大牛,二牛,张屠户家的两个儿子,以及村里其他一些跟梁愈忠家要好的男人们,都过来了。
梁愈忠和梁愈洲粱礼胜他们自然也都在其中,大家伙儿分工合作,有的铲挖,有的负责搬运塘泥。锦曦站在高高的塘坝上,看见他们将一筐筐塘泥运上来,堆在池塘边缘。然后又有专门的人过来把这些塘泥弄均匀,整平实。
锦曦看着塘坝边缘那展开一圈的,由塘泥整平的土地,暗暗点头。
在跟柳家村的里正洽谈租赁柳家塘的时候,锦曦便一并将塘坝周围的几亩田地也一并租赁了下来,为的就是中桑养蚕。
塘泥土质肥沃,放到这几亩地里,能有效的改善土质。
“曦儿,你是来给咱送晌午饭的么?”梁愈洲瞥见了站在这边塘坝上的锦曦,大声吆喝起来。
锦曦朝他们招招手,喊他们上来歇息吃饭。梁愈忠停下手里的铁锹,赶紧招呼着大家伙上岸把饭吃了。
梁愈洲洗了把手,爬上了塘坝,帮着锦曦从大篾竹篮子里端出一摞碗筷,一个大饭盆,一个菜盆。
“这么多东西,亏着你拎三里多地,怎不让人帮你送?”梁愈洲问道,一边开始给大家伙盛饭。
“难得今日日光好,家里她们都忙着浆洗晾晒呢!”锦曦道。
说话间,其他人也都陆续洗了手上了岸,朝着这边围拢过来。
“曦儿,今个晌午弄的啥菜?”梁愈忠也过来了。笑着问道。
锦曦笑了下,解开大菜盆的盖子。顿时,一股浓浓的肉香窜出来,众人不用看仅凭嗅那气味,也足够流口水。
“乖乖,好伙食啊。竟然是大块的粉蒸五花肉!嫂子真是舍得,这样实在的给咱吃!”春柱大赞道。
“我娘说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