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误会(1 / 2)
明湛的婚事逼紧,导致明义也得提前大婚。
并且在大婚前,明湛很是关切的问明义要不要跟他一道大婚,把明义恶心的够呛,你妈的娶个牌位不嫌晦气,老子还想多活几年呢?
明湛虽然是跟牌位成亲,却是赚足了好名声,连永宁侯府他那没咋见过面儿的外公老永宁侯拄着御赐的龙头拐杖还颤颤巍巍的来喝了碗喜酒。
老头子哆嗦着握住明湛的手,糊里糊涂的反复叮嘱明湛,“先做人,再做事。把人做好了,自然就能把事做好。”
卫颖嘉扶着老父,解释道,“父亲年纪渐大,愈发糊涂了。”
明湛摇摇头,并不介意,卫颖嘉对他对不亲近,他在帝都这几年,甥舅二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明湛对卫颖嘉却觉得自心底有几分亲近,好像彼此之间自有一种警醒默契。
明湛需要的并不是亲近,而是关键时刻能帮自己的人。
永宁侯府就是这样的存在。
只要永宁侯府在一日,他便有可靠的母族相依。凤明礼缘何能与他比肩,不过是因为母族贵为太后母族罢了,不过魏宁性子谨慎,魏家也不只凤明礼一个外甥,魏宁连凤明澜都能划清界限,何况凤明礼兄弟?
凤明礼若想在魏宁手里讨得好处,怕是不易。
如今老永宁侯能出面,已经说明了永宁侯府的倾向,那么自己在帝都这几年已得到永宁侯府的认同,永宁侯府自然更是愿意自家外甥继承镇南王位的。
明湛要回送妻子灵柩回云南,顺带为妻守孝,天下皆称明湛乃信义敦厚之人,当然这种赞扬让不少人暗中恶心的想要去吐一回才好。不过明湛赢得了仕林的好感,也是真真儿的事。
敬敏大长公主也给卫王妃备了厚礼,更不必提明艳和许多与镇南王有些交情的人家。
凤景乾的赏赐也较往常更为丰厚。
凤明礼第一次觉得自己位子极是尴尬,哪怕是接旨,他仍要随在明湛身后跪迎,传旨太监更是将圣旨奉予明湛手中,而不是他的手里。
甚至凤景乾的赏赐,也是明湛的更加丰厚。对于镇南王府其余人的赏赐,除了凤景南便是卫王妃,第三位是宁国郡主明淇,第四位才轮得到自己的母亲魏侧妃。
明礼心中暗淡,他一日未能封世子,那么他的位子便要排在明湛之后,哪怕他得封世子,在卫王妃尚在时,他的母亲仍然只能是一个侧妃。
庶子的悲凉,让明礼在帝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还好,他要回云南了。
明湛再能干又如何,云南才是镇南王府的根本,父亲身体康健,再撑二三十年绝对没有问题,那么,二三十年之后,长驻帝都的明湛再有本事,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
岁月的流光会将镇南王府交到他的手上,那么,他要做的就是万不能让明湛留在云南。
明礼起身命大管家将圣旨捧去供奉,对明湛道,“车马我已安排妥当,皇伯父派了五百护兵。我们在帝都这几年,我想着范先生也跟着操持这许多年,劳苦功高。四弟是要带范维回去的,索性也让范先生一道跟着回去,也让他们父子团聚。”
范维是他的伴读,明礼却执意要范文周回云南,打的什么主意,明湛心知肚明,不过他还是小小的为难了明礼明义一下,写字问,“范先生回去,帝都的事要如何处置?留二哥一人,哪怕父王也是不放心的吧?”
明义笑道,“我能有什么事,再说还有李先生朱先生几位,皆是精明强干,四弟就不要啰嗦了。我做兄长的,还要弟弟为我操心,愈发无地自容了。”
明湛再未多说,应允。并且,明湛还善解人意的命范维和范文周共乘一车。
魏宁与明湛乘一车,为此,魏宁大恨明湛。
明湛此人非常能拉得下脸去,魏宁刚开口,“四公子身份尊贵……”明湛立马跳着用手捂他的嘴,魏宁转身去上自己的车,明湛忍到驿站,半夜派方青去将魏宁的马车缷了车轮子。
魏宁给明湛闹的火大,心里无比怨念的碎碎念:算了算了,姓凤的向来没啥好东西,忍了吧忍了吧。
明湛闹了几天,魏宁没办法,只得去跟他一辆车,伏在明湛耳朵根儿骂他,“小人行径啊。”
明湛根本只当清风过耳,反正得了实惠,挨几句骂算个屁哟。
魏宁觉得自己对明湛的了解实在不够深刻,这样表里不一的小无赖,真不知道镇南王是如何养出来的。譬如现在,这小子就躺在自己腿上打着小呼噜睡的正香。
明湛素来不会亏待自己,这车子宽大稳当,又是一路平坦官道,晃的并不厉害。在榻椅上铺了几层厚厚的狼皮褥子,软和的很。刚吃过午饭,明湛就躺在榻上补眠。
在魏宁看来,明湛闭着眼要比他睁着眼里可爱的多。睫毛挺长,弯弯的翘起来,鼻梁不高也不矮,脸颊肉乎乎的,粉嫩嫩的嘴巴微微张启,瞧着乖巧讨喜。
魏宁忍不住轻轻捏了捏明湛的脸,又软又滑,像新鲜醇厚的牛乳。
明湛似乎觉的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