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珠帘不卷夜来霜之沅沅曲 > 第 113 部分

第 113 部分(2 / 3)

的到他面前提起里,因而他便直未发现此处。今夜,若非他心智迷乱,也不会误闯入里。

“们都下去吧。”英帝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他要在里独自呆上刻。

他将那幅画轴摊平在案上,细细地看着。他从来都不知道,他的母亲竟然是样的婉约宜人,样的高雅美丽。而他的父亲弘帝为做如此之多,想必二人也是情深意重,令人称羡吧!是否就如他与沅沅样,“在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接下来是,“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又无法抑制地想到里,他苦笑着摇摇头,重新将目光投注到画轴上。他忽然发现那画上有奇异之处。

幅画的运笔是极精细的。无论是流泻的月影,还是松松的衣褶,勾划,都异常严谨传神。从画中的纱窗、书案、砖地,可以看出描绘的正是间房内的情形,而那奇异之处就在那片洒满月色的砖地之上。月色是从半掩的纱窗漏进来的,与未被纱窗掩住的地方相比,透过纱窗投注在砖地上的月影显然是要暗些的。但就在片稍暗的月影之中,却明显有处过于明亮,看上去突兀异常。

从整体画风来看,出现样的败笔,显然是不合情理的,除非是故意如此。他心中震,视线不由得落在那砖地之上。

房内的砖地是莲青色的琉璃拼缝花砖,块块相连,组成莲花式样。比照着手中的画轴,英帝找到那块与众不同的砖地。那是块与其他并无二致的花砖,只不过恰好在花心的位置。

英帝俯下身去,以指轻击,传来“空空”的声响,很显然,花砖下面是空的。他略略怔,起身从案上的紫檀双耳薰炉旁取过只银钎,不假思索地向砖缝隙中插下去,只是轻轻地撬,那块花砖翘起半边,竟然是块活砖。

待整块砖翻转过来,英帝才看清,那下面不过是个小小的暗格,暗格内只放只泥金如意洒金信封,除此外并无他物。

英帝的心狂跳起来,样的信封他的南书房内也有,是专供帝王所用的。留下信的人莫非是先帝?而将封信样小心谨慎地藏在里,难道里面藏什么不能被外人道的秘密?

他努力平复心情,将那信封取出,信的封口是方小小印鉴,印泥虽因时间过久已变做赭色,但仍十分清晰,是“寅祉”二字。英帝脑中阵轰鸣,“寅祉”便是他父皇的名讳。封信是弘帝留下的没错。

信封内是数页描金云龙边蜡笺,样的纸张,极是耐腐,上书字迹历久弥新。英帝已顾不得太多,立即靠近灯火看起来。

第页上仅有寥寥数句,笔迹凌乱,墨汁纵横,显是书写时心绪烦乱。

大齐开朝百年,国力兴盛,百姓安乐。然,先祖立国,因情势所迫,铸成大错,终生引以为憾。朕乃大齐子孙,自当偿先祖心愿,百般察访之下,真相竟是如此……

此事干系重大,于齐氏皇族、大齐社稷都是极大动荡。朕心中实是矛盾,唯有尽数记述,且藏书于此。若能为人发现,将可避免同门操戈,于齐氏族,可算大功件;若常埋于此,则江山永固,于齐氏本脉,也属幸事。

切唯有交上裁夺。

英帝背心冷汗涔涔而下,从信的字里行间,看得出弘帝的语气极是郑重,又充满矛盾,他如此大费周章在此间留下样的隐秘,到底是发现什么?

何去何从

清晨的阳光透过朴素的木格花窗,暖暖地照在窗下的张软榻上。杜子珏半靠在那里,身上盖着袭妆锦踏花的绸被。阳光在绸被上跳跃着,引得那些花纹闪烁出大大小小的光晕,映着他稍嫌清瘦的面庞,也映着他眼中的深深阴霾。

空气中有晨露的润泽与清新,还弥散着股淡淡的药香。药香是从窗外飘进来的,那里支个红泥小炉,炉上的青釉陶罐里正熬制着汤药。小炉旁,个窈窕的身影正坐在那里,不时调整着火势。红红的火苗照着线条柔美的侧脸,那脸上的神情充满专注。

杜子珏的目光痴痴地落在那身影上,眼中的阴霾便分分地淡下去,有淡淡莫名的喜悦浮现在他的眉梢眼角。

自那日杜沅沅与他在弄翠阁中相见,到同寄居在方小小院落,晃已过去十余日。段时日,杜沅沅始终陪伴着他,絮语闲话,递汤喂药。日子变得宁静、恬淡而温馨。在他生之中,从来都没有过样的体验。每每午夜梦回,想起那些无法摆脱的恩怨情仇,他总黯然,样的预支来的幸福,他还能持有多久。

杜沅沅掀碎花布帘走进房来,手中的药盅还冒着热气。见他正坐在那里,面将药盅放在榻旁的小几上,面笑吟吟道:“今日气色不错,待会喝药,咱们到院中坐坐。”

穿着葱绿色的衫子,因着熬药,两臂都衣袖都半挽着,露出截莹白的手臂,衬着那葱绿,更显得肤凝脂细,皓腕如雪。再加上软语巧笑,杜子珏呆呆,竟是忘答话。

阿芜掀帘而入,见此情景,发出声冷哼,自顾自坐到榻前杌凳上,端起药盅送至杜子珏嘴边,“不劳费心,还是让来吧。”

阿芜般无礼,杜沅沅并不以为意。些日子,阿芜紧随杜子珏身侧也居留在小院之内,表面对不理不睬,但背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