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8 / 9)
明霄,见他乌眸灿亮,秀唇紧抿,态度坚决,情知不答应他反而做实了他对那郎中一家的深情,不如让他重返旧地,缅怀一番,也就从此丢开,彻底死了心。——而且,那山村郎中确实可疑,如果能借助明霄找到他,也可暗中详查。
“阿鸾呀,今日是你十四岁生辰,既然这是你心中所愿,我就准了你吧,但须速去速回,不可多做耽搁。”
明霄听得愣怔,继而磕下头去,触地有声,“——谢父王成全!”他本打算被父王严厉责罚也要坚持己见,却没想到父王竟如此轻易地答允了他的请求,而且——竟然还提及他的生辰!——十四年来,每次他的生辰都是和乳娘,阿浩和君翔一起度过,宫里按规例会为他准备一番,双寿也会悄悄来到东宫给他磕头,但父王——父王从未给他庆生过,就好象他从不记得这个日子一般。
此时,夕阳西下,金风细细,花窗闲展吴山翠,宫人们已悄悄点燃殿中火烛,光影明灭中,父子俩相对无言,各自陷入沉沉追思:
——武王黯然:原来真的过了十四年了,那一日,他喜得麟儿,而无暇,已是别人的新妇!
——明霄泫然:在溶洞中时,他曾和景生提及他的生辰,景生还说他自己的生辰也将近,等到得临州他们一起庆生!而如今——景生,尸骨无存,一切一切的想往,都已化入晚风中。
“王上,晚膳已备好,可要传膳,殿下也在此用膳吗?”双寿静悄悄地走进来,缓声询问。
“今天有临湖鱼烩吧,那可是鸾哥儿顶喜欢的菜了,就留在父王这里用膳吧。”武王难得慈爱地说着,顺便抬手扶起了明霄,此时才惊觉他雪绫袍下的身子异常瘦削,不禁暗暗皱眉。
明霄微怔,随即垂下眼帘,恭顺地回答:“谢谢父王惦念,父王赐膳,孩儿万死不敢辞,但每年孩儿生辰,都要先去长安殿祭拜母后,所以——”明霄的话咽在了喉中,武王神色一暗,所有刚提起的兴致都烟消云散,随即摆摆手,
“——那你赶紧去吧,孤不留你了。”声音里透着说不出的萧索。
双寿眼睁睁地看着明霄缓缓倒退着走出殿门,几个转折就消失在宫道尽头,不觉心中酸痛,武王从不和任何嫔妃,皇子女一起用膳,今天真是万分难得才提出和太子共食,可是——,唉!
“——双寿,你叹什么气?”明涧意沉声问。
双寿一惊,没想到一个不留神竟然真的叹气出声了,赶紧趋前两步,轻声回答:“我是叹气今天的晚膳菜肴有缪,以致太子殿下无法留下用膳。”
“哦?此话怎讲?”武王似乎有点诧异,但刚才的不快却消退了不少。
“殿下自回宫后,就不再食用任何鱼虾菜肴。东宫内膳处早已照此办膳了。”
“——怎么会如此?鸾哥儿自小最喜食鱼了。”武王惊问,再凝目细想,随即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不禁心底微颤,——没想到他的儿子用情如此之深,倒似比他当年挚诚,不过——时光荏苒,如今才过去四个月,等四年之后,明霄可能已想不起此情此景了。
“传膳吧。”武王淡声吩咐,一边向内殿走去,“锦州蜀王宫中的什物可都运到清点入库了?”
“——是,王上。”双寿跟在武王身后,听到问话,脚步一顿,“王上有什么吩咐?”他心里却如明镜儿一般,早料到武王的心意,大蜀王宫中殿阁无数,而武王心心念念的不过是那一间罢了。
“……嗯……将……将蜀王锦霞宫中的物品收拾妥当,你亲自运去东安,见到她,就说……说……说……”
——说什么呢?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说:‘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说:‘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锦园行遍。’?又或是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武王颓然地站住,前方,殿宇深广,灯烛辉煌,而他,终不过是形只影单,无人共言笑,
“双寿,叫他们把晚膳撤了吧,孤……胃口不佳……把折子搬到寝殿来……”说着他就折身走向寝殿。
双寿急得跺脚,却也无法可想,——这明家父子俩人真真是一个比一个执拗,陷进情网中就再也无法脱身。
——唉!
在这大兴宫中,深陷情网的又岂止他们两个。
东宫翔鸾殿中,明浩和许君翔正乌眼儿鸡似的彼此狠狠对视,
“你是太子侍卫首领,霄哥哥在哪里,你会不知道?”明浩双眼冒火,恨不得将对面许君翔的俊颜烧焦。
“殿下一个时辰前去了谨政殿,没有吩咐,我不能跟从。”许君翔回道,一撩袍,转身欲走,他对明浩的跋扈越来越难以忍受,今天是青鸾的生辰,往年都是他们一起庆生的,可如今,暮霭四合,却还没看到他的身影。
“许君翔,你站住,莫非你知道霄哥哥在哪里,却不告诉我。”明浩横眉立目地叫着,心里突突直跳,生怕明霄和许君翔私下相约而避开他,他年纪虽小,但机敏过人,又对明霄万分着意,所以早已察觉许君翔对明霄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