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ˇ(2 / 4)
真好……”明霄牵肠挂肚,恋恋不舍地沉入了梦乡,如果不是因为太过疲倦,他绝对不敢,也不舍得就此睡去,从此之后,他都不会再留恋梦乡了,因为……他的景生……就好好地活在他的身边,地久天长!
*************************
夏至夜,大夏东安宫城中万籁俱寂,偶尔传来阵阵蝉虫轻鸣,使暗夜中的宫宇殿阁更显空阔巍峨。内宫翎坤殿的寝殿中还亮着两盏碧纱灯,灯光幽幽,明灭不定地照着灯下批阅奏折的纤秀身影,
“娘娘,这都四更天了,眼瞅着就快天亮了,您赶紧歇下吧,还能在早朝前睡一会儿。”端午站在一旁轻声劝着,眼神忧愁地望着卫无暇,一边摇动着手中的团扇,“您每天又要上朝听政,又要与群臣议事,还要批阅奏折,就是铁打的人也吃不消呀。”
大夏太后卫无暇略略侧首,继而又将双眼紧盯着那一册册硬皮本子,不敢叹息,只温和地笑了,笑里藏着丝苦,因为太深沉,反而不易觉察,“我多做一些,阿璃就能省点心,也许……他的身子就能……就能慢慢好起来……”卫无暇将‘好起来’三字说得格外清晰,仿佛将所有的盼望都灌注其中了,“端午,你说陛下他这些日子是不是精神好了许多?昨儿还去湖上泛舟了呢,这个月上朝十次,比上个月多了两次,是不是?”卫无暇扭头望着端午,依然美丽的星眸中闪烁着希翼的光芒。
“嗯,没错,没错,陛下这些日子胃口也好了很多——”端午热切地随声附和,心里却浮起阵阵冰寒,盛夏时节,身上没来由地起了寒战,“昨儿我听愁眉说陛下一直在问南楚太子青鸾的事儿,也不知是哪个乱嚼舌根子的在朝上说了青鸾即将冠礼之事,搅得陛下闷闷不乐呢。”端午的话刚说出口,还热乎地冒气儿,她就后悔得胃里抽痛,——真是越说越乱,哪壶不开提哪壶。
“——哦?那天阿璃并未上朝,倒是哪个不晓事的传给他听的?”卫无暇啪地放下朱笔,拧眉望着端午,——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最近这一年来常有好事之徒明示暗示成帝亲政之事,于是,何时为阿璃举行冠礼就成了关键。
“呃,是……是礼部郑侍郎家的小公子……就是特别会做风筝的那个……前两天又给陛下做了个会摆尾的金鱼……”端午紧攥着团扇,却忘了摇动,汗珠子噼里啪啦地滑下额角,“陛下见他配了玉冠,很……羡慕,便……打听起冠礼的详情了……”
无暇一下子皱紧秀长的眉,眼光锐利,“那怎么又说起明青鸾了?他也还未行冠礼呀,而且他比咱们陛下年长一岁。”她的话音清淡,仿佛不甚在意,心里却沉甸甸地摇摆起来,这偌大的朝堂真如波诡云秘的汪洋,一不小心就会遭灭顶之灾,“礼部尚书刚和瑞王结了亲吧?他们礼部倒一下子就变成瑞王的口舌了。”
端午的心里抽痛着,为无暇也为阿璃,——无暇本为国破家亡的没落郡主,若不是先帝华宁倾心相爱,倾力相护,若不是无暇神慧坚强,善于使大夏各派势力互相制衡,又有清平阁暗中帮助,恐怕他们母子早就被人取而代之了。大夏几代都是一脉单传,但却也有八杆子打不着的远亲枝蔓,喜欢将一个祖宗挂在嘴边,生怕别人忘记他们和华家几百年前是一家。这瑞王便是这么妙趣横生的一个人,原本也挺安生儿的,直到五年前他的第十三房小妾终于为他诞下麟儿,忽然就开始了奇思妙想。
“别管他是想挑拨我们母子关系,还是妄想累倒阿璃图谋不轨,这个瑞王都不得不防,叫清平阁盯紧了他。”卫无暇不咸不淡地说着,重又拿起朱笔,手指微一发力,噗地一声,那铁竹紫毫笔已折为两段。
“听说那明家青鸾新添了后宫,是个什么岛主……”端午兴冲冲地开口,本欲转移话题,却不料又说错了话,心里已将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娘娘……我……我没别的意思……”端午说着便垂下了头。
“我自然知道你没别的意思,可旁人怎么想?阿璃……他会怎么想?他……”无暇的声音嘎然而止,再也无力为继,——阿璃已经快十七岁了,虽然年前给他配了几位选侍,但却从未被他招幸过,那几位少男少女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也不知他是有心无力,还是根本就没有开窍。
“青鸾的那位内宫你师兄立春跟我报告过,是东南外海大华岛的岛主,老杜王爷的远亲,据说满面红斑,貌丑不堪,武王勉强把他塞给青鸾还不是图谋人家的大华岛,为了抗击海寇,巩固海防,他和青鸾也算是处心积虑,各出奇谋了,连自己的姻缘都搭进去了。”卫无暇干脆推开面前的奏折,以手支着下颌,脸上带着点疲惫厌倦的神气。
“呵呵……也不能算是把姻缘搭进去了……”端午忽地笑开了,又往碧桃香鼎里加了枚玉簪香片,“娘娘怎么忘了,一位太子可有十位承徽,那个什么岛主不过就是其中之一,青鸾恐怕看都不会看他一眼就把他丢在脑后了,唉,就是可怜了那个孩子,背井离乡的,被人算计死都不知晓。”端午虽对那位远方的荒岛男孩儿一无所知,但不知为何还是感觉心戚戚然有点酸楚。
“帝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