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ˇ(3 / 4)
以明姓吧。”
“呃……”听了这话,终于轮到景生呼吸不畅,“再……再有嫡男?”他目瞪口呆地重复着,看看武王再看看明霄,发现后者虽也目露惊骇,但唇角却弯起一个完美的笑。
“是呀,老大老二就都随华姓吧,老三可一定要冠以明姓。”武王理所当然地说着,双眼烁烁放光地望着前方,好像已经看到了一个白胖的小人儿拐着胖腿儿向他跑来,就连刚刚推门而入的双寿也脸现向往。
“老……老老三?”景生震惊地重复道,目前的这一个他都毫无把握,心惊胆颤,还……还老三!而且,武王话中的老三是指第三名男嗣,若是不巧前面两个都是女娃,那阿鸾还不知要生到几时去!
“这……这可太危险也太辛苦了吧?”景生深吸口气,立刻表示反对。
“怎么?难道你要给青鸾服用断子汤?”武王刚刚变得柔和的目光一下子又寒肃起来,“明氏和华氏都子嗣单薄,鸾哥儿又不可能有女子为他生育子嗣,你还不让他自己孕育,当真岂有此理!”
——在各国后宫中,只有犯了大错或出身低微的女子才被赐饮断子汤。这对该女本身及其家族来说都是奇耻大辱,所以,当明霄听到这三个字时也是悚然而惊。
“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景生知道他们误会了,极力辩解,却又不知从何辩起,只得求助地望着明霄,“阿鸾,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怕你涉险,怕你吃苦。”
明霄回握住他的手,了然地笑了:“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但若是神佛保佑再赐予我孩儿,我愿意冒险,也不怕吃苦!”
到了此时,景生除了深深的感动也再无法劝阻,只是还有一事横亘于心令他不吐不快:“我只担心阿鸾生子会被天下人当成妖孽。”
“天下人也要跟着皇家的思路走!只要皇权牢牢在握,你们便是天下人的权威!”武王断然言道:“鸾哥儿是青凤降世,天赐珠胎,乃天大的祥瑞,怎么会是妖孽!”
景生倏地挑眉笑了,——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昨天母后走前还不知阿鸾生子之事,不然那个歌谣会编得更加贴切。景生想着是否应飞鸽传书告诉母后这一惊人的喜讯,又觉不妥,如此要闻还应当面禀报。
“恭喜陛下,恭喜殿下,天降祥瑞于天下。”双寿灵醒地伏地赞拜,明霄却一眼看到他身侧放着的竹篮,不禁脱口叫道:“——杨梅——”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已一个健步跨了过去将那竹篮抢在手中,捻起一枚紫红硕大的杨梅放入口中,
“唔……真真美味也……”明霄心满意足地叹息着,就在大家愣神之际他已连吃了两颗,景生哭笑不得又心疼不已地看着他:——这坚强又秀逸的人儿今后为了孩子还不知要吃多少苦!
“怎么此时会有杨梅?”明霄紧紧地将竹篮抱在怀里,像抱着一篮子珍宝。
“永建附近有一温泉,泉边种有三棵杨梅,都是上百年的老树,每年四月中就已结满硕果了。”双寿乐呵呵地回答,“这个典故还是昨日王上告诉奴婢的,王上一早就吩咐奴婢去采买。”
——昨日?景生心里一惊,武王昨日就已知道阿鸾有孕在身了?还没来得及细问,就听双福的声音在舱门外响起:“王上,码头上来了好多大人,左相王国舅和右相刘季大人都来了,正跪在码头上等着觐见呢!”
“啊——”武王明霄轻呼口气,景生则淡然微笑,看来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明浩发动宫变确属仓促之举,既未收编策反朝中重臣,也未安排布置好警戒,竟让这些大臣们扶老携幼地逃出临州来表忠心了。
“武王陛下,旧蜀危亦,战事恐一触即发!临州宫变只是一个障眼法,用来破坏及钳制南楚有效的军政领导。此时与旧蜀相邻的南楚夏江沿岸佑派兵船,就像我们昨日商量的那样。我这就去赶制药物,多则四日,少则三日必能完成,在此之前还应回避与明浩卫恒之流正面冲突。而且,我也要为陛下彻底根治痼疾,手术后,陛下至少需要十天的时间修养。”景生侃侃谏言,神色泰然地望着武王和明霄,“阿鸾,你搀扶陛下去船艏接见众臣吧,我是否需要回避?”
武王撑持着站起身,坚决地摇摇头,“你不用回避,这就和我们一起去露个面儿,也让臣子们心里有数,省得日后多费口舌了。”
双寿走上前来,为武王穿戴好昨天才备办的玄色锦袍,景生和明霄身穿明黄盘龙便袍一左一右搀扶着明涧意走出舱门,来到甲板上,双寿手抱拂尘紧随其后,站定后便高声宣道:
“武王陛下,大夏皇帝陛下,青鸾太子殿下驾到!”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有事临时去了趟伦敦,没能及时更新,非常非常抱歉。
好像,据说,那啥,咳咳,有时怀孕能令人欲望更大,身体更敏感,咳咳,囧趴~~~
阿鸾能坦然接受育儿之事有几个原因,首先,他一直为不能与景生有子嗣而遗憾,又担心被大夏臣民宗族责怪,其次,阿鸾自幼丧母,极其渴望母爱亲情,最后,他从小就敬畏神明,和景生在坤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