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动(2 / 3)
没有任何预料的,华滋的童年时代就结束了。
夜晚,华滋裹在被子之中。丝绵让身体变得温暖。她的发丝摩擦过锦绣的方枕,被子是银红底上绣着一片桃林。万籁俱寂,华滋试图听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血液如何流动,头发如何生长,那最隐秘的,关于成长的声音。
一场大雨之后端午节来了。虽然自认是蚩尤的后代,当地人对于端午节却颇为崇尚,屈原在这里也格外受到供奉。
每年端午节,碧水江里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不仅仅是梧城居民会来参加,临近县、村都会有人来参加。
以前华滋年纪小,穆夫人担心出意外不让华滋去看热闹。
今年的龙舟赛是孟家和李家一起主办,华滋早就求了孟东一定要去看一看。孟东从来不拒绝女儿,自然是好。
临江的大酒店是宋家开的,宋致朗一早就留好了房间。华滋就带着碧云、茜云一道去了。
宋致朗不喜欢读书,对于骑马射箭这些倒是颇有兴趣。华滋落水那年讥讽了宋致朗不会游泳。那以后,宋致朗就留心学了。今年,宋致朗会作为梧城代表参加龙舟比赛。李家也派了一个人,是李夫人的弟弟李同严。
李同严是李家三夫人所出,与李夫人同父异母,也是李家最小的一个儿子。今年刚刚二十,比宋致朗只大了三岁。
碧水江里停了八只船。船上彩旗飞舞,已经有健壮的汉子跳到船上擂鼓。小商贩也都云集在码头上,卖粽子的,烤鱼的,连卖胭脂水粉的都涌过来了。城中不论男女或坐在酒店中,或在江边的亲朋好友家中,只等比赛开始。
码头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台子。正中间就是今年的奖品,纹银二百两。钱是由孟家和李家捐的。孟东在台上宣读了比赛规则,照例激励了各船队一番。
只听鞭炮震天响起。茜云赶忙帮华滋捂耳朵。各船队都走到江边集合上船。茜云指着第三条船的一个人笑着对华滋说,“小姐,看那个人,怎么如此高大!”
华滋笑到:“把你说给他,倒挺好的。”
“没事就拿我开心。”茜云抓过一把瓜子来。过了一会。茜云又喊道:“小姐,开始啦,开始啦。致朗少爷的船在最前面呢。”
蒋云澹坐在华滋旁边,两人都正好在窗前,对江面的赛况一览无遗。碧云端了一杯茶递给蒋云澹。恰好蒋云澹的小厮也正端茶过来,蒋云澹倒笑了,接过碧云的茶。
“华滋,听说你昨天又被你二娘找麻烦了。”
“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过几天总有这么一出。”
“我不担心你,我倒是担心你二娘,你没有拐着弯儿损她?”
华滋噗嗤一笑:“偏你能猜到。要是致朗这次赢了,一定得让他拿出奖金来治一席请请大家。听说城南那边新来了一个戏班,唱得倒好。”
“李同严的船领先了。”蒋云澹叫华滋快看。
“真可惜。”
船队快靠岸的时候,华滋跟蒋云澹一同去江边接宋致朗。
没能拿到第一,宋致朗有些悻悻。华滋岔开话题:“致朗,你的字没临完吧。不过我已经把你的那一份都临好了,回头叫人送到你府上去。”
一听这话,宋致朗又高兴起来。从小到大,宋致朗的字有一半是华滋帮他临摹的。“华滋,先生布置的那篇文章,我也没有思路,要不你再帮我想想。”
“我劝你见好就收吧。”蒋云澹在一旁笑道。
几人正说到热闹处,李同严也走过来寒暄:“致朗,承让承让了。”
李同严说起来是华滋的舅舅,但是与华滋的接触并不多。蒋云澹和宋致朗按照辈分也要叫李同严一声“叔叔”,但是由于几人年龄差距不大,在筵席聚会上经常遇见,彼此之间多了几分熟稔。
说了几句场面话,李同严一眼看见华滋背后站着的碧云,一身杏色衣衫,浓纤合度,不施脂粉却颜色鲜艳。眉如远山含黛,唇不点而红。梧城里的漂亮姑娘也不少,可是没有碧云这温柔似水的态度。
想到这里,李同严的言语表情自然也有些孟浪了:“往日里只听见说华滋有个绝色的丫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华滋看李同严的形容渐渐不堪起来,心下厌恶,也不愿正面起冲突,就要带着碧云他们去找孟东来躲开。没想到听到华滋告辞,李同严居然一把抓住碧云,问起了赎身价格。
华滋看碧云一脸惊慌失措,双眼泫然欲泣,喝到:“放手!光天化日的,你还知不知羞耻了。茜云,叫几个家丁来,给我把李家公子架开!”
蒋云澹和宋致朗马上过来拉开李同严。蒋云澹的眼中隐隐已有怒气。
“孟华滋,你敢叫人动手!”李同严恼羞成怒。
“我动嘴说人话你听得懂嘛?”
李同严气结,甩开手:“有你好看的!”
茜云叫来的家丁正好围了过来,李同严远远看见孟东也走了过来,说了句:“好男不跟女斗”就转身走了。
华滋没有兴致再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