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种田之尘香 > ☆、尘香

☆、尘香(1 / 2)

翌日,天公作美,晨间虽有薄雾但很快就消散了。叶栩非常喜欢清晨山林中朝露的味道,湿润的清新空气混合着翠草的清香,从厨房溢出的炊烟袅袅飘散在茅屋周围,很有家的味道。

在这里一日三餐全由蔡恬包了,虽然叶栩很想搭把手,但蔡恬一看见他进厨房脸色就很怪异,上次叶栩来帮忙,一扇子下去整个厨房到处都飘散着黑黑的柴火灰,害的蔡恬弄了很久。此后,只要叶栩有靠近厨房的征兆,蔡恬就会马上关门还插门栓。

厨房不能进,叶栩就在附近晨跑,以前不喜欢运动,可移魂到这里后,叶栩发现自己渐渐对运动和劳动产生了兴趣,甚至开始喜欢阳光,喜欢劳作后浑身冒汗的酣畅感。

在跑步的过程中,叶栩会留意路旁的花草树木,刚来之时就发现这里有许多珍奇花草,大多数的药用价值很高,过几天就要下山了,可以采摘些花草标本带上,若是王大夫需要这些花草做草药,以后就能靠售卖草药赚取制香工具的钱。叶栩觉得一门心思做两手准备是最稳妥的,降真香在现代很珍贵稀有,但古代是否值钱就不得而知了。叶栩对这里的物价并不熟悉,哪些东西畅销也不清楚,这次下山一定要好好了解。

叶栩记下自己能分辨出的花草种类和所在位置,等下山之时再来摘取,有些花草要新鲜的才有药效。

叶栩沿着小道来回跑了三圈,出了一身汗,虽很累很喘但浑身却充满活力。

回到院子里,叶栩看见蔡恬还拿着勺子弯腰在做粥便没去打扰他,叶栩到井边打了一口水,甘甜的井水喝起来清冽爽口,是自来水比不上的。喝水的时候面朝窗户,叶栩忽然想起床头柜子里的木匣子,记得里面有本叫什么香的书,当时只看了《东琅国史》,并未翻阅其他书籍,蔡恬说他爹喜好熏香,还有本制香书籍,叶栩想到这里便迫不及待地跑进屋子。

上次打开木匣的时候叶栩没有多加注意,现在拿出木匣叶栩才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木匣子身价不菲,黄褐色的木料纹理均匀,虽然四角位置磨成了圆弧,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观,反而精致了许多,木匣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楠木香气,像蔡家这种阴湿的茅屋最易生蛀虫,但放木匣的柜子里却干净整洁没有一点蛀虫的痕迹,叶栩更加确定这就是耐腐防虫的矜贵木材金丝楠木,难怪里面的书籍保存得如此完好。

叶栩看着木匣猜测着蔡恬爹的家境,若是没有家道中落,指不定现在已是一方才子了,真是造化弄人。

叶栩小心打开木匣,《东琅国史》和一本淡蓝色书封的《尘香赋》静卧在匣子最上层。叶栩轻轻拿起那本曾被自己忽略的古书,这应该就是蔡恬所说的他爹的制香书籍了。

这本《尘香赋》不知存放了多少年,书脊已被磨得发白,纸页有些粗糙,细看能看出造纸的成分里一定有稻草,纸质虽不如现代工艺制造的细腻光滑,但隽秀洒脱的字迹不难看出撰书之人定是风流雅士。古代人十分讲究书法,字如其人,科举应试阅卷官首先看字,若字不好文章亦不可取,这种方式虽有些草率,但由此可见写得一手好字在古代是很必要的。

书中字迹结构严谨,运笔潇洒自如,字体错落有致,还细心地标注了疑难点,花草绘画寥寥几笔却让生命立现于纸上,叶栩看得入了迷。

叶栩搜看过多本香料书籍,知道香道肇始于春秋,成长于秦汉,完备鼎盛于唐宋,而且一直是奢侈皇室贵族所使用,根据古书记载许多香熏燃料因其复杂繁琐的制作工艺而使香料成品的价钱高涨,普通百姓没有购买能力,久而久之这种能调动心智灵性安神怡情的好物变成了皇室贵族专用,普通百姓只能望香兴叹,但民间不乏一些爱香之士,他们经过长年探寻摸索出了简易制香工艺,虽不能和皇室制香相比,但因其缩减制香工序使得成本降低了很多,于是民间就开始用这种方法自制香料。这些简易制香法起源于文人雅士,有人便用墨宝记载了下来,叶栩现在手中拿着的便是当年的制香手抄本。

叶栩粗略浏览了一遍,书中不仅列落出上百种可制香的原料,还将香的种类分得很细:名士儒雅熏清香,达官富贵焚芳香,驱邪避秽点药香,供佛诵经燃禅香。但书中提及的简易制香法甚少,有一种隔火熏香法:集齐所需香材,用火焙干或者放置在阴凉处风干,再将其研磨成粉,放在铜盆里中间加上烧红的木炭,用香粉将木炭盖住,在铜盆上放上熏笼即可。这种方式大多用来熏炙衣被,若想随身携带缝制布袋将阴干的花草放在里面,即成香囊。

叶栩一边看书一边想,此书记载的花草香料生动精细和医用药书不相上下,但制香工艺确实太过粗糙,只留住香味却失了精髓。叶栩回想起自己穿越前做的放松水疗,一小滴的精油中蕴含了数种天然香料,将植物精华全部浓缩进了小玻瓶里,叶栩就琢磨若能将现代提炼精油的方式融入香料制作,也许能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想归想,这里没有提炼精油的机器,人工提炼不大现实,香味这种抓不住摸不到的官能感受极易挥发,要将它提炼出来并保存并非易事。

叶栩合上书籍,自嘲地笑了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