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 (2)(7 / 11)
偏过头问蔡恬:“你记住了吗?”
蔡恬的手刚要握上叶栩的腰,却被突然的问话打断,蔡恬楞了一下,倏地缩回手,木讷答道:“嗯……记、记住了。”
“那你说一遍,何为‘香十德’。”叶栩将书页合上,双手交叠放在书册上,眼睛眯成一条缝,似睡非睡的样子,等待蔡恬的回答。
“十、十德就是……”刚才蔡恬的心思全在叶栩身上,压根没认真听,而且‘香十德’过于生僻,其中道理并非一时半会儿能理解,蔡恬听得迷迷糊糊,自然答不出,只好将‘五常’搬了出来:“十德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叶栩脸上的倦容在听到这句话后一扫而空,他睁开眼看着书册子静默了一会儿问道:“这十德是你爹教的?”
蔡恬先点头后摇头,“我爹只教过‘五常’,后‘五德’是听别人说的。”
叶栩问:“何为‘五常’?”
蔡恬答:“仁、义、礼、智、信。”
叶栩点点头,又问:“你知道你爹为何不教你新‘五德’吗?”
蔡恬面带疑惑,答:“不知道。”
“因为忠、孝、节、勇、和,你都具备了。你对你爹忠诚、孝顺。有气节、会节制。勇敢、坚强,为人也和气。‘五常’‘五德’听起来道理高深,其实却非常简单,全都源自生活。你爹有没有侧重教你‘五常’中的智?”
蔡恬想了一下,答:“有。他说‘智’通‘知’,‘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为人处事之原则。”
蔡恬爹说得全是书中道理,蔡恬未必能听懂,叶栩便问:“你可有学以致用?”
“我爹讲得文绉绉的,还说了佛经什么‘般若’,我不明白什么意思,多问几句,我爹却说倦了,改日再说。”
“‘般若’是‘智’的梵文音译。是释家学说的中心。说的浅显易懂点,‘智’的本意是聪明,但‘五常’中的‘智’却是叫人要明辨是非,不要走错路。”叶栩移开凳子站了起来,踱步到窗前,负手而立。“我原是教你‘香十德’你却提说‘三纲五常’中的‘五常’,这五个字犹如响雷贯耳,惊醒梦中人。你我都走错了路,现在悬崖勒马理应来得及。”叶栩微微抬起头,任皎白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脸上,这样就能掩盖住脸上的苍白。“我们还是保持距离吧,从现在开始我便是你的爹,在衙门兄弟相称,出了这里就以父子相称,至于前几日的荒唐,就让它随风而逝。”
不知为何,叶栩突然觉得很累,不想再去跟一个名字较劲,跟一个也许不存在的人争夺在蔡恬心中的地位。与其不清不楚纠缠不如快刀斩情丝。宁可得不到也不愿要一个有缺口的心。
“为什么???什么意思???”
蔡恬“噌”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用力之大,凳子都让他掀翻了,发出巨大的声响。
叶栩转过头,皱眉扫了一眼倒地的板凳,低声道:“叫你小声点,别吵到旁人睡觉。我的意思你没听懂吗?今后我就是你的长辈,做父亲兄长都行,为了这个家,我们要一起努力了。”
“什么父亲兄长?我不要兄长,也不会再接受一个爹,我要的是叶栩!”蔡恬的吼声越来越大,房内烛光虽暗,却能看见他额头上暴露出的青筋。他是真的急了。
“你这么晚过来就是来跟我说这些的?啊?若是我早些去你房里,你还会这样说吗?叶栩,你是在怄气对不对?你表面不露声色,其实你一直都不喜欢我提我爹的事,对不对?”叶栩隐藏的太好,完全看不出一点心事,蔡恬大大咧咧的当然不会去注意叶栩心情的变化。昨天两人冷战后,蔡恬才好好回想了一下从和叶栩相遇后两人在一起的点滴。每次提到爹的时候,叶栩的眼神便会闪烁,语气虽是淡淡的,但细细一想就能感受到他的不快。
“你不喜欢为什么不说呢?不论高兴与否你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我只是个粗鄙的山农,不懂绕弯不会猜度,你将自己的心隐藏起来,让我怎么猜怎么找?”
蔡恬今天坐在院子里想了一天,叶栩对自己的关心不少,情意不少,照顾不少,唯独感情上的沟通少了。自己陷在亲情和爱情里迷茫无助,无法看清前路,若是叶栩此时为自己点亮一盏明灯,两人都能解脱。可叶栩并没这样做,而是站在路边一言不发地看着,看着迷路的少年困在一个圈里急得团团转,也不愿伸出手拉一把。昨日冷淡他是自己不对,但他袖手旁观的态度,也让蔡恬心中憋屈。
“叶栩,我知道自己自私,贪心,想拥有更多。但我比你好,至少我敢说敢做,我愿意尝试就算失败也不会后悔。你呢?小心谨慎,连面对自己感情的勇气都没有,刚才你的言下之意是我该多些‘智’,我想跟你说,你什么都有唯独缺了‘勇’。”
蔡恬低声咆哮,将这些天来憋在心里的一股怨气发泄了出来。和叶栩相处的确很舒服,温和如春风的他让人身心放松,说话做事很有分寸,在一起生活很是惬意。但春风再和煦也会有小沙砾夹杂其间,考验两人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