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枭臣 > 第二十二章 海东势力

第二十二章 海东势力(1 / 3)

此次跨海来觐见林缚的,除了海阳郡都督甄封之外,还有筑紫国执政佐贺赖源,日向国辅政家宰近乡津野,东州都督迟胄,儋罗国王世子李继等人。

他们都是崇观十一年林缚亲率淮东水步军精锐跨海东征,西归浦战事之后,由淮东扶持起来的海东诸雄。

此时新任才三个月的济州都督府陈恩泽及黑水洋船社执事周广东,也陪同甄封,左贺等人一起到海州候驾。

海州原隶沂州,改隶淮安,又归为淮北盐监司冶地。

海州地处鲁南丘山与淮泗平原之交,沿海岸线有近三百里,纵深百里,盐田几近千万亩。盐政改制以来,林缚正式设立海州府,除旧县外,另外分拆出赣榆,新浦,灌云三片军屯农场。

青州战败之后,楚铮等青州诸人一面坚持在沂蒙山区抵抗,牵制胡虏及新附汉军往南扩张,一面组织青沂民众往南撤退。

徐沂之间,之前就容纳了上百万流民,民户盈实,也没有多余的土地用来安置人青沂等地往南迁移的民户。

淮北沿海地区,虽有大片的荒滩废地,多达数百万亩之多,但多贫瘠的盐碛地,滩涂地,易受海潮相侵,早年主要作为盐区的草场使用,盐户居其间困苦不堪。

南迁民户分散开来,以个人能力根本就无法成片的去开垦这些贫瘠的盐碛滩地。

为了不使南迁民户沦为赤贫,流民,除了允许富裕的青沂农户迁往寿,濠,扬,淮等府自行购地安置外,林缚另将近十二万户从青沂南迁的民户编入工辎营,在海州府之下设三大屯区安置。

海州府屯田以六百户设一屯营,共设屯营一千一百余座,分归八十九个乡司辖管。

设乡司,屯营集体开垦荒滩,修堤开河,改良土壤的效率,绝对不是民户所能比的。

除了军司五年以来累计达一百万银元的拨款外,三大屯区还向淮东钱庄支借近两百元银元的垦殖款,用于购入大量的铁制农具,骡马耕牛,大小船舶,造窑烧砖,烧石灰,种植耐盐碛,耐潮涌的树草。

从正式设屯区以来,四年时间里,硬是修成长一百四十里的捍海堤,将灌河截曲取直,使通沭水,泗水,又在灌河两边挖掘六塘河,新沂河等灌运接合的运河数条,用泛淤法改良土壤逾两百万亩,目前已经能使海州府百万口户产粮几乎做到自给自足,修建的棚屋瓦舍更是数以万计。

当然,枢密院在海州府直接投资最大的,还是海州军港的建设。

海州处于鲁中南丘山与淮北平原的交野处,境内的云台山系是泰沂诸山的余脉,云台山系在海州境内又由南云台,中云台,后云台,东西连岛等五座山脉组成。

东西连岛位于海中,与后云台山相去五六里,但就是五六里的海域,成立淮北地势最为优良的大型海港资源。

后云台山势直侵海中,使得沿海多陡岸,少淤滩,甚至能叫林政君级超大型海船直接靠泊,而南北纵深十数里的东西连岛屏护在外,使得海州港不受大风,大潮的侵袭。

此外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从高丽半岛南端所形成东海环流里有一股常年都存的分支洋流,能直接直接抵达海州东西连岛,也就是说,从济州岛西归浦海港出发的海船利用这股洋流,甚至不用测星术,就能直接跨海摸到海州外的近海域……

此外,海州西依沂州,北临鲁南莒县,是徐泗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州驻水步军,走陆路可以进袭莒县,诸城,即墨等鲁南诸县;走海路可直接打击鲁东南及鲁东沿海——这样就迫使燕胡不敢主动打开胶莱河道的封锁,使其在鲁东南,鲁东沿海只能采取禁海迁界,消极对抗的焦土策略,从而使其根本没有办法利用鲁东南,鲁东沿海地区。

从永兴三年以来,淮东靖海第二水营即现在的靖海水师,就逐步的将海州港作为主驻港,而新设立的登海镇师驻地也设于海州,加上之前徐泗防线在海州驻军,海州聚集的水步军已经达到五万之众。

甄封,佐贺赖原,长崎秀乡,近乡津野,迟胄,李继等海东诸雄赶到海州时,林缚尚在寿州巡政。

他们则在靖海水师都指挥使葛存信,参谋军事杨释,海州知府罗艺成,登海镇师指挥使陈渍及随行跨海过来的济州府都督陈恩泽及黑水洋社掌事周广东等人的陪同下,先考察海州府的军政。

站在云台山的主峰之上,往西北眺望,在海州旧城之外,后台山与中台山之间的军垒营房鳞次栉比,仿佛巨大的营城。

后台山外港口里驻泊着数以十计的大型海战船,东西连岛的北端,耸立于防寨之中的巨大灯塔,仿佛立于崖头的小峰,在黄昏的暮色里仿佛渐次明亮的大星。

而在后云台山的南麓,则是一条新开辟的运河直直的通往西面的沭阳,宿豫等地而去,使海港与徐泗腹地相接。

即使东海寇鼎盛时期,海东与中原的联系实际上都没有彻底的断过。

而在淮东称霸东海以后,济州岛到海州,鹤城的航程更是最短缩短到三天,使福江岛,松浦港到海州,鹤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