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祭祀(1 / 2)
说起洛阳的牡丹头花会,多是在四月十八前后,与长生节相距差不多半月。今年因为天象异常而导致花开延迟,最后望族乡绅们一合计,就与长生节办在了一处。
白云霄觉得有些奇怪,一般来说天象异常都会引起民间恐慌,但看如今洛阳城中人人欢欣过节并无骚动,怎么看都不像夏成墨说的需要稳定民心。
夏成墨与白云霄随着人流而动,不多时便被冲到了郊外一处别院。
别院在洛阳西郊,放眼周围尽是农田野地,与其他农舍也相距较远,很是幽静。再到近前,只见高墙朱门,十分气派。进去之后,前院宽敞,花木繁盛,零星点缀水榭亭台,长廊迂回雕梁画栋,显足了主人家的富贵。
夏白二人随着人流一直走,走进后院,入目便开阔起来,眼前竟是数亩的空地。说是空地并不合适,只是没修建屋舍。数百丈见方的花园花团锦绣,竟全是种的牡丹。牡丹花株株精神,花苞满枝,还未开绽已令人炫目,若是全部盛开,必是天香无数,国色满园。
花圃正中有一高台,稍走近些,可以看出高台是以白石堆砌,边沿琢成牡丹花瓣形状,片片晶莹,栩栩如生。每个花瓣上还有繁复雕刻,其精致让人叹服。
花圃外离白石台稍远的侧面有一较平地高处,上头搭建了简易的棚子,上头已经坐了几排人,个个衣着光鲜,应是当地望族。那些人此刻有的喝茶有的交头而语,脸上都是一片欣喜之色。
高低前方有一青石台,上头放有一方神案,案上供品齐全,当是为祭祀准备的。
白云霄和夏成墨刚随着人流停下站定,一老一少已走上了青石台。
那老者约知天命年纪,锦衣华服,很显富态。年少的则是个道人,风华正茂,姿容俊朗,加上宽袍大袖,仪容很是出尘。
白云霄看着年轻人不由向身侧的夏成墨道:“贤弟,那位似乎是你道友。”
夏成墨也注意到了:“那身衣服好像是白云观的,先看看吧。”
白云霄点头。
老者引着年轻人上了青石台,挥手示意,人群渐渐安静。老者应该是德高望重的乡绅,前来热闹的人都认得,是以听从他安排。而白云霄则更在意那名年轻人。
那年轻人大约弱冠年纪,生得十分英俊,眸正神逸,浑身一股浩然之气,让人忍不住钦佩仰慕。背上背负一把长剑,月白道袍,袖口襟边都绣了花纹,极为肃穆端方。青年周身围绕着淡淡银色光晕,可见仙缘极重,若潜心修行,不出百年或许就能位列仙班。
老者将年轻人引上青石台,先向一干人等见过礼,这才回身向众人道:“各位乡亲,老朽林明贵有礼了。今日是夏日庆典长生节,又适逢牡丹花头花会,老朽诚邀众乡亲来此,共赏满园国色。今年牡丹花期迟迟未至,老夫曾以为是不祥之兆,或许乡亲们也有与老朽相同担忧。但请各位不要担心,老朽已请得白云观灵虚真人指示,确定今年的天象异常不但不是坏兆头,反而是祥瑞!真人已请示过天界,得知牡丹花迟迟不开是因为天后娘娘喜爱洛阳牡丹,要在蟠桃大会百花仙子献艺之时令洛阳牡丹齐放以贺盛宴。此乃大幸,是天下苍生之厚福!老朽已将洛阳最出色的牡丹齐聚此园,并虔邀灵虚真人高徒方道长开坛做法,恳请天后娘娘赐仙子驾临,赐福洛阳!”林明贵说完,全场雷动。众人议论纷纷,相信的占了大半,气氛一时十分热闹。
白云霄与夏成墨有些不明所以,不过稍稍向旁人打听,便知道了来龙去脉。
原来这林明贵林老爷是洛阳一大贵人,早年林家为武林世家,后投身朝廷一路青云,到林明贵这一辈已有三世。百十年来林家人一直居于洛阳,乐善好施,是洛阳第一大望族。在洛阳,或许有人不知知州何人,却不会不知林大善人。
而对于神怪之说,人间向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俗语“抬头三尺有神灵”可知人间对神仙的敬畏。仙子降临人间这种事,别人说或许还有假,由洛阳人尊敬的林大善人说出口,大部分人就当了真,所以纷纷前来看仙子。便是有少数不信的,也来凑个热闹,看不成仙子看笑话也总是可以的。加上林善人举行的头花会本身就是洛阳第一的盛事,便更没有谁愿意错过了。如此一来,便有了人群成浪,个个兴致高昂,尽涌入林园的景象。
一旁有人趣味盎然道:“不知道那小道长要怎么请仙子下凡。林大善人弄了这么大的阵仗,要是到时候没办成,可就和白云观一起成了笑话。”
夏成墨也听到了周围人的议论,向白云霄笑了笑道:“看来大家都很好奇到底会不会有仙子下凡。不管别人信不信,我肯定是信的。我认为我能赢。”
白云霄看夏成墨兴致勃勃的模样,不好败兴,只道:“贤弟如此自信,我也无话可说。静观其变罢。”在白云霄看来,那方姓的年轻人虽然很有仙缘,让自己觉得喜欢,但他修为明显还未及半仙之境,并不足以使祷告抵达天听。又想到白云观作为修仙三顶峰之一,也许真的有特殊秘法或者秘宝能够与天界交流。若是真的输了……白云霄想起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