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洗三(6 / 7)
上官茜眼神一闪,命莲藕去抱厦歇息,夜间不必过来伺候,莲藕乐得自在,收拾一番后便去往了抱厦。
须臾,德福家的领了一名姿容艳丽的丫鬟进屋,朝上官茜行了一礼,道:“夫人,墨荷院的事儿奴婢打听了,真没发现任何异常,您要是不信,可以问她。”
上官茜温和一笑,如三月春风拂面,暖人心扉:“你叫什么名字?我昨儿去墨荷院怎么没看见你?”
“回夫人的话,奴婢不常在内屋走动,所以夫人没见到奴婢。奴婢叫白梅。”
……
三日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便到了弘哥儿和湲姐儿的洗三宴,尚书府、姚家、冷家、肃成侯府都收到了请帖,洗三宴一般邀请的是至亲,诸如郭家是没收到请帖的。
午饭过后,罗妈妈亲自主持了洗三仪式。但由于诸葛家与大周的信仰不同,是以,细节的安排上也大相径庭。
紫藤院的产房外厅设了香案,本该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可喀什庆只信奉女娲娘娘,排斥一切他们眼中的假神的存在,因此,香案中央摆的是一尊白玉雕刻的人身蛇尾女娲神像。
两旁的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特质的羊油小红烛,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卧室的炕头供的也不是炕公、炕母,而是女娲座下的两名弟子,白矖和腾蛇。
女眷们看到这样的摆设纷纷暗惊了一把,这样的洗三能有效果吗?但一想到喀什庆的民族信仰又都按耐住惊诧没说话。
冷幽茹是佛教徒,没参与喀什庆礼节的洗三,而是由老太君领着水玲珑参拜了女娲神像,罗妈妈只管赚钱,哪怕拜的是只乌龟她也没什么意见!
几人叩拜完毕,罗妈妈正式开始了洗三仪式。
先是王府的成员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
王府的人添完,便轮到前来观礼的亲戚了。
冷夫人投了一对沉甸甸的金元宝,和蔼地道:“愿弘哥儿、湲姐儿财运滚滚。”
姚大夫人添了两个红宝石金项圈,笑语晏晏道:“弘哥儿、湲姐儿洪福齐天!”
大公主放了一包荔枝、红枣、花生,笑靥如花:“弘哥儿、湲姐儿健康成长!”
诸葛汐嘴角一抽,小气鬼!
其他人也纷纷放了自己的礼物。
添盆完毕,罗妈妈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妹妹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众人听得乐呵,全都笑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给两位孩子洗澡了,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哥儿和姐儿的脸都张开了些,仿佛没之前看的那么弱小。
诸葛汐和冷薇的孩子都是早产,姚家人和冷家人倒是没觉得两孩子有什么不妥。
洗澡时,弘哥儿和湲姐儿都哭得厉害,主要是不大习惯罗妈妈粗粝的爪子,水玲珑的手多嫩啊,罗妈妈的与之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但婴孩哭非但不忌讳,反而寓意吉祥,谓之“响盆”。
洗完,罗妈妈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弘哥儿和湲姐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他俩梳头打扮,口中念念有词:“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水玲珑开心地看罗妈妈捣腾,眼底全是欣喜的笑意。倒是诸葛钰没见过这等架势,看着小小儿子和女儿在罗妈妈手里翻来翻去,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想着,她要是敢摔了他宝贝,他就把她丢进河里喂鱼!
罗妈妈又拿出鸡蛋往弘哥儿和湲姐儿脸上滚了滚:“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了三下:“一打聪明,二打灵俐。”
葱,谐音“聪”。
罗妈妈把葱给了钟妈妈,钟妈妈会意,带着叶茂出门,将葱扔在房顶上,寓意:聪明绝顶。
罗妈妈有拿起秤砣几比划:“秤砣虽小压千斤”
这是祝愿俩孩子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妈妈又拿起锁头三比划:“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和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福大禄大财命大”。
随后用小镜子往俩孩子屁股上一照:“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一屋子人再次笑了起来,这些话虽然俗气,但字字珠玑。
结束时,罗妈妈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
诸葛钰不理解,凑近水玲珑,压低音量问道:“这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