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下注,想太多(4 / 6)
女子而言,实在不能忍啊。
云夕问道:“我那千鹤膏若是寻常烧伤抓伤倒是好用,这种孕妇斑我倒是不知能否去掉。你也不必担心,等生下孩子后自然就退了。”
说罢,直接让人包了两瓶千鹤膏和几瓶的精油给淑和。
淑和笑着同她道谢,然后便在侍女的搀扶之下离开了。
等云深晚上回来,云夕也同她说起了这田地的好事。
云深道:“这些抄没的田地,有一半打算直接对外进行拍卖,另一半陛下则是令好几户人家折价买了,也算是给咱们的好处。”他又说温家也拿到一万亩的名额,端长公主连同陆翊染加起来也有五万亩。基本拿到名额的人家都简在帝心。
云夕明白,这是给大家一个甜枣,安安大家的心。被牵连的人家不少,那么多个人头落地,好些人家不免都忧心忡忡的。
云夕道:“我打算四万亩自己拿钱买下来,剩余的一万亩让给我大伯一家和玉蓉他们买。”
云深对此没有什么意见。
云夕第二天便下帖子将杜周氏一家和玉蓉等人喊了过来,同他们说了这事。
李氏手头的闲钱不算多,撑死也就六千两。只是这样的好事错过就没有了,加上她闺女玉蓉现在正相看亲事,李氏也得给她准备嫁妆,一咬牙,便打算将五千两都拿出来买一千亩田。
玉蓉说道:“娘,你买了后写弟弟的名字即可,不用写我的。我手头也攒了五千两银子呢。”
李氏吃惊,“你哪里来的银子?”
玉蓉道:“前年云瑶她们参加蹴鞠比赛的时候,我当时压了云瑶她们呢,好几场比赛下来,也赚了些银子。”
李氏点点头,说道:“那我便写你弟弟的名字了。”既然闺女有这笔钱,她就不担心了。等闺女出嫁以后,嫁妆有一千亩京城的上等肥田也显得体面气派。只是李氏终究觉得有些亏了女儿,打算将手头的三个铺面,到时候拿两个给闺女做嫁妆。
最后李氏和玉蓉一人一千亩,云瑶和朵朵也是如此。
云霞这两年开快餐店倒也攒了一万多两银子,她还得养两个儿子,加上她出嫁的早,娘家的好处享受的并不多,云夕索性让她买了两千亩。
杜周氏和杜一福则是买下了两千亩。他们两人对原主可谓是视若己出,若不是有他们,原主可未必能够健健康康长大。因此云夕也乐得孝顺他们。
云夕一核算,还有两千亩的名额,索性自己买了,到时候玉蓉、云瑶、朵朵、玉帆和冬香一人分个两百亩也好。
等到四月底的时候,这些田地便被他们给买了下来,云夕直接将其中两万亩记在女儿名下,将来直接当做珠珠的嫁妆。京城里权贵人家的闺女,都是刚落地就开始攒嫁妆了。
即使云夕有了小布丁这儿子,但是珠珠在她心中依旧排在第一位,她自然得为女儿考虑。
她也顺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这些产业,顺便将上个月的账本算一算。只是账算到一半,便听到说楠州来人了。
在于老夫人去世以后,楠州的熟人,云夕也就只有于老夫人的两个侄孙女和毛依云了。毛依云跟着自己做了知县的丈夫外放在外,想来应该不是她。
云夕让人将人请了进来,却发现来人正是于念嘉和于念涵,只是这对姐妹两却都是做男装打扮,两人一路风尘仆仆,神情憔悴。
于念嘉看见她后,眼泪掉了下来,“云夕姐姐。”
云夕让她们坐下,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于念嘉哽咽道:“我嫡母打算将我卖给楠州的知府做妾室,好换取盐引。”
她不愿嫁给一个老头子当妾室,又没有其他的法子。嫡母又威胁她,不是她,便是她妹妹于念涵。于念嘉一发狠,便带着妹妹从家里收拾银子从家里逃了出来。而她唯一能想到的投奔对象也就只有云夕了。姑祖母去世之前,曾经同她说了云夕是她表妹一事。于念嘉听从姑祖母的话,并没有将这件事透露出去。
她还算聪明,知道自己和妹妹两个姑娘家千里迢迢来京城,容貌又清秀,保不齐路上便会出事。干脆先去了凤凰县,然后在万事屋的帮助下来到京城中。
云夕皱眉道:“我记得你不是已经定了亲事吗?”
外婆在去世之前,就给于念嘉定了门亲事。
于念涵听了这话,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怒气,说道:“那家人拿了母亲的好处后,便上门说他八字同我姐姐不合,就算勉强成亲,也只是怨偶一对,硬是退了这门亲事。”
于念涵抽了抽鼻子,眼里便多了一层的水雾,“姑祖母去世之前,担心我们姐妹两,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的嫁妆。母亲这几年便一直想将嫁妆拿走,我们不愿,她便使出了这恶毒计谋。”
她们两人好歹也算是云夕的表妹,又有一番交情,云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然愿意帮扶她们一把。更别说外婆去世之前,只怕也十分放不下她们。
“你们暂且在我这边住下。我便不信你们母亲胆敢上我这边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