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情谊重(5 / 7)
别,年轻的时候为了抱负为了国家,孤身一人,陪同的兄弟也通通死去,那个时候憋着一口气,再难过也不会说出来,直接提刀拿着命去报仇。老了,他也是孤身一人,小夜在身边,其实就是一个小孙女一样的感觉,让他在很多时候感受了一种别样的天伦之乐,但是现在,小孙女离开了,竟然让他觉得大半辈子的空落落。
吃了晚饭,宋晚致站在门外的树下,苏梦忱走过来,手里带了一袭薄披风:“晚致,要不要出去走走?”
宋晚致看着苏梦忱,微笑道:“好呀。”
苏梦忱将披风一展,然后覆在她的身上;“晚上还是有些凉。”
宋晚致一呆,只觉得那披风也带了令人灼热的暖意。
苏梦忱已经朝着前方走去,然后转头对着宋晚致含笑道:“晚致,随我来。”
“晚致”二字落入耳中,不知为何便起了点点的涟漪,但是看着那人的含笑的双眸,却突然间被被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填满,而后,她抬起脚步,跟了上去。
昭都很大。
苏梦忱带着她不知道穿了多少的小道,朝着偏僻处走去。
走到了昭都最偏僻处。
错落的在眼前的一片茅房,夜晚的时候,没有昭都像长安街上那等繁华,一大片区域里,只看到极点微弱的油灯。
幸好天上意外的有点星光,所以在外面两人倒是能轻松视物。
大片大片的茅草屋,屋外有竖起和倒下的篱笆,一条小河弯过,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的。
苏梦忱在她的旁边道:“小心些,别绊着了。这是昭都的下城,大部分生活的都是贫民,这些人都是外来客,后来在昭都扎根,虽然也有人能成为真正的昭都人,但是那是极少数的。大部分的人,还是挣扎在这样的环境中,只为了一个栖息之地。”
宋晚致四处看了看,点了点头。
这地方,便是点油灯的也没几家,恐怕温饱都成为问题。
但是对于外来客,是没有人管他们的死活的。
苏梦忱带着她转入一条道路,沿着小河行走。
河边的人声便多了。
石阶上有洗衣的妇人,有在寒风里依然穿着破旧不合身薄衣的孩子,有刚刚拖着疲惫身子归来的男人,然而,更多的是笑声,还是香气。
笑声是前方传来的,香气也是。
一棵老年的槐树下,燃着一堆火,一个阿婆坐在那里,正在低头放着东西,正在和对面的老人说笑。
那个阿婆,赫然是当日长安街上卖茉莉竹筒饭的阿婆,而现在,在火上烤着的,赫然就是一个个黑竹筒。
“李阿婆呀,你这饭做得好哩!你的儿子肯定很喜欢呀!”
“喏,阿蛮马上就要来啦!我要多准备些!”
“阿蛮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今年的天和书院招生一定能进了啦!”
“阿蛮好,阿蛮是个好孩子呀……三年没见到阿蛮啦,肯定又长高啦!”
……
几位老人说话,因为牙齿漏风,说的也不甚清楚。
宋晚致看着苏梦忱一笑,苏梦忱道:“走吧。”
两人在那阿婆面前停下,白发苍苍的阿婆抬起头来,定定的看了苏梦忱一眼,方才含糊的道:“年轻人,是你呀?”
苏梦忱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阿婆指了指宋晚致:“我将人带来了。”
宋晚致微微一讶。
那阿婆对着宋晚致笑,露出没有牙齿的嘴巴:“呀!你就是年轻人说的那个姑娘呀!这年轻人竟然找到了我,说你爱吃呀!”
宋晚致不知道心里咯噔一下,当日她不过随口一说,但是谁料到他竟然找到了这里。
一瞬间,她低下了头,甚至,不敢去看他,只能跟着半蹲下来。
那阿婆从烤好的竹筒饭里挑了一个递过来:“吃吧吃吧,都是些在寻常不过的东西。真没想到姑娘你爱吃!我到长安大道上去卖没人吃,昭都人吃的嘴刁,我做不来其他。哎,本想试着卖点,跟我那快要回来的孙子买点东西。但是,好像不行呀。我跟你说,我那孙子可厉害了,是我们那一族最厉害的人啦,被他的师傅拉出去,见识了不得呀!回来肯定能进入天合书院!哈哈哈……”
那阿婆今日显然心情很好,而一说起她的孙子,便忍不住将话匣子打开,整张脸上,皱纹层层叠得宛如一朵盛放的花。
宋晚致听着微笑,正想要接过,却不料苏梦忱已经抢先一步,然后一边聆听那阿婆的话,一边接过那黑竹筒,然后垫在自己的衣袖上,然后对着宋晚致轻声道:“还有些烫,再等等。”
宋晚致看着那干净的布衣上被竹筒印下的黑色痕迹,只觉得心里,又被轻轻的蛰了一下。
苏梦忱却正对着那阿婆含笑道:“那位阿蛮兄弟定然会一举得胜的。”
那阿婆笑道:“是呀!我那孙子从小就没了父母,是我将她拉扯大的,从小嚷嚷着等他长大了就孝敬我!是个好孩子呢!他从三岁的时候就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