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华枝春满(2 / 4)
着外面走去。
雨点细细的落下来,青石板微微的湿润,灼灼的灯火映照整个人世,一层烟雨一层寒,温暖和湿冷,带着些朦胧的味道,走入幻境。
雨点细细密密的落下来,粘在伞面上,仿佛上好白瓷滚过细沙。
但是哪怕是下雨,也没有丝毫影响到人们的心情,萱草的花香一**的被雨点压下来,又一**的窜起来。
人们见了面就是祝福,有些小孩竟然还在放着鞭炮,到处都在为两位新人祈福,还有人更是做了福饼,免费赠送,宋晚致走过的时候还被免费塞了一个。
“好姑娘呀,也找个像咱陛下那样的好男儿,幸福美满生个大胖小子!”
宋晚致含笑接了。
嗯,她早就找到了。
远处所有的声音都听不见,但是也因为这样,周围的热闹反而更清晰,素色的衣衫滚过大街小巷,在人们的欢喜中露出笑意。
转过街道,角落里坐着一个乞丐,正在拉着二胡,宋晚致站在那里听了听,觉得不错,方才从袖子里摸出两个铜板,弯腰放到他的面前。
而那个乞丐却仍然自顾自的拉着一曲《凤求凰》,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过。
酒楼里有说书的老人,正在给一群人讲着莲萱和连轩的故事,任何的皇权更迭,大浪淘沙,落到了实处,有时候远远不及一段风月来的吸引人。
她撑着伞继续往前走,临安大街都沉浸在欢喜中,宋晚致不由想起梁国的时候洒在头顶的铜钱,每一个落在心底,一个个都盛满了人生的喜悦和期盼。
只要活着,便有希望和喜悦。
远处有人在许愿树下许愿,不少少男少女在树下许下了自己一生的誓言,看着那一张张年轻欢喜的笑颜,宋晚致也不由笑了笑。
旁边有人放孔明灯,宋晚致不由想起那年喝苏梦忱在陈国的小河里,放孔明灯的样子,一时之间,她也走了过去,然后用铜板给老板换了一个孔明灯,就着旁边的笔在上面写下了两个人的名字。
苏梦忱。宋晚致。
她想了想,终于在下面添了一笔——一世安。
俗世的儿女,总爱将一些希望寄托,有时候不在意它到底是否能够真的实现,只不过是心底的期盼罢了。
现在,这便是她的心愿。
做个俗世儿女,有什么不好?
她轻轻的将孔明灯一转,看着它飞上青空,哪怕有细细的雨点在,但是仍然阻止不了这漫天的灯火璀璨。
宋晚致正准备转身离开,却被卖灯的老叟塞了一盏小花灯。
“姑娘有没有意中人?这可是前儿云僧大师**,我去听了超度过的灯笼,一拿准能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定能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好男儿!还剩下最后一个,给你提着啊。”
看着老叟那般珍重的表情,宋晚致微微一笑,然后接过,道了声谢。
她已经有意中人。
她的意中人,是这世间最好的人。
但是,灯笼也能超度吗?
宋晚致看着手里的小花灯,不由笑了笑。
她提着小花灯,撑着伞,漫无目的的在天地间穿梭,茫茫的人世,那些欢喜那些惆怅,突然都淡到看不见的地方,生命以一种极淡的滋味慢慢的流淌,一直延伸到看不到的地方。
雨还在下。
宋晚致转到人烟稀少处,走到桥上,便看到黑暗中走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敲着地面慢慢的向前,大概眼睛看不见。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顶着一片荷叶的青年飞快的往前面跑去,但是夜色太黑了,他又跑得急忙,根本没有看到在那里的人。
宋晚致急忙上前,将那个老人一拉,方才免了那个青年撞上他,那个青年跑过去又探回来,道了一声歉,然后又急急忙忙的往前。
老人站定,向宋晚致说谢谢,宋晚致摇了摇头。
那老人继续朝着前面走去,宋晚致看了看,然后走上去,将手里的灯笼递到他的手里:“老人家,您提着。”
那老人虽然奇怪,但是仍然接了,接着拿着竹竿,戴着斗笠,一步步的朝前走去。
宋晚致心想,这下,别人总该看得到这位老人家罢了。
她撑着伞继续往前走,待走到尽头,才发现远处的湖边靠着一艘小船。
一瞬间,宋晚致便定在了那里。
男子一身布衣,曲腿懒懒的坐在船上,一只手里正拿着酒杯,旁边放着大伞,也未曾打开,任凭那雨点落在身上。
天地茫茫,满世人间,独此一人。
心里仿佛有一根细细的弦在切割着,她慢慢的走了上去,踏过带着雨水的草地,沾湿了裙角,走到了他的面前。
苏梦忱手里拿着一杯酒,那深不见底的眼底因为看她而泻出乍然的光,然后,那万千数不尽的情绪也在见到少女的刹那便淡下去。
苏梦忱一伸手,将少女拉了过来。
宋晚致没有问他为何在这里,只是坐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