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41)(7 / 11)
血真气,都要随之燃烧起来,若不燃尽,决不罢休。继而生出酸、麻、痛、痒、重、冷、热八种异感。酸痛痒麻深入骨髓,那滋味不消多说,轻时身子则如空壳,重时头顶如压山岳,冷如身处冰窖,热时如在火炉,半响工夫,种种滋味谷缜已尝了个遍。虽然痛苦,却又不得便死,故而陆渐偷袭失败,万归藏一番言语,谷缜均有知觉,听到万归藏抓走陆渐,心中虽急,却也毫无办法。
万、陆二人一去,万籁俱寂,虫息鸟伏,清风拂面,微有凉意。谷缜到了这种地步,反而镇定下来,急想求生之法。他历经磨难,意志坚强,稍有生机,决不放过,当下忍耐“六虚毒”的折磨,默想谷神通所传的心法,依法存神内照,初时无甚效果,但时候一长,忽地心生异感,有如山重水复,豁然开朗,陡然看出那六虚毒的样子。
原来,谷神通传给陆渐的观气心法,正是“天子望气术”的入门功夫。“天子望气术”先内后外,须得看清自身之气,再能看穿敌手之气。谷缜聪明绝顶,亦曾练过东岛内功,虽不精熟,但与谷神通一脉相承,后来服食“餐霞紫芝”,千年灵物,不但补人元气,还有滋长灵智的奇效,诸般助力,致使谷缜不甚费力,便悟通这“内视”之法。
经由“天子望气术”瞧去,“六虚毒”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为八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纠缠扭动,此消彼长,忽而赤光大盛,黑气奄奄衰弱,忽而橙气遽强,白气消弱殆尽。八气之中,总有一气至强,一气至弱,其他六气也各有消长,只是不太明显。
看清“六虚毒”的气机,谷缜忽发奇想:“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我何不用这至强之气,补这至弱之气。”他武功上见识虽差,但精通商道,深谙通有无、冲盈虚的道理,眼看白气变为最强,当即存神默想,鼓起绝大心智,引导那股白气,不料这么一试,那白气竟然动了一动。谷缜引动白气,喜不自胜,隐约猜到脱困关键,当下运起全副心神,引导白气,徐徐注入衰至已极的那股青气,青白杂糅,一时融合,随即又分出青白两色,不分强弱,继而蓝气又强,黄气又弱,谷缜又引蓝气,去补黄气。
如此以强补弱,以实盈虚,以有余补不足,转到第八转时,体内痛苦已然减轻若干。这么经历了一周天工夫,谷缜依然隐隐约约明白其中道理。
“六虚毒”本源正是“周流八劲”,也就是这八色真气。修炼“周六六虚功”,练成八劲极为凶险,一旦练成,倘若不明其道,又是极难控制,以至于万归藏将这八劲当作击败对手的工具。要知道,三百年来,西城泱泱之众,唯有万归藏深谙其道,余者均难窥其涯际,八劲骤然入体,根本不知如何驾驭。八劲练全,本是极难,入体之后,倘若明了其道,深通驾驭之法,便可将“练劲”这一难关轻易度过。但“六虚毒”八劲纠缠,难分难辨,若非“天子望气术”这等神通,决难窥破其分际,窥破之后,又不知如何去强补弱。
如此一来,练劲已是极难,望气也殊为不易,但最难的却是最后“悟道”这关,世人大多自私自利,乃至于崇拜强权,欺凌弱者,故而“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极少有人能明白“损有余补不足”的天道,即便明白,又未必能够通过前面的“练气”、“望气”两大难关。
因此缘故,三百年来“周流六虚功”无人练成。梁思禽写出“谐”字,却不愿点破其中“损强补弱”的道理,也是为了让后代自行领悟。因为“周流六虚功”威力太大,若被歹人误打误撞修炼成功,必然祸害极大,以梁思禽寻思,自行悟出这一道理的人,不是道德高深的隐士,就是惩强扶弱的大侠,练成神功,也不会危害世人。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梁思禽纵有盖世才智,也料不到后世弟子中竟然出现了万归藏这等怪才,竟从世人不耻的商道中明白了冲盈虚、道有无、损强补弱、以实盈虚的道理,一举练成“周流六虚功”,但因商道之中,常又包含人欲,故而万归藏神通虽成,但却留下后患,以致天劫来袭,几乎送命。
这些道理,古镇当此生死关头,也不能尽皆明白,只是一味遵循“损强补弱”的道理,缓解体内痛苦。初时他仅是取八劲中的至强之气补至弱之气,渐渐心有余力,分辨其他六气的强弱,取强补弱,取有余而补不足。到后来,索性将这八道真气当作八种货物,买卖流通,如此一来,不免将万归藏当年所传“经商之道”融入心法,运转真气。万归藏练成“周流六虚功”本就得益于商道,练成之后,又将武功与商道彼此印证,二者均有进益,他传授古镇的法门,看似商道,用在此处,确实丝丝入扣,似为“周流六虚功”量身定做一般。什么“贵极反贱,贱极反贵”,“取则与之,与则取之”,“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
古镇运转八劲,渐渐痛苦烟消,倏忽间,自觉八劲运转间,多出一股真气,色彩驳杂,不似八种真气中任何一种。古镇不假思索,仍依“补弱”之道,将其纳入八劲中最弱的一劲。自此之后,“损强补弱”每行一周,八劲之中便生出一股新劲,古镇随生随补,尽数纳入八劲,数周天后“八劲”越来越强,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