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盛世慈光 > 第11章 沐慈初醒

第11章 沐慈初醒(2 / 3)

摇他的心志呢?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沐慈很快平静下来,调整呼吸进入深层次的冥想状态。

在外人看来,这两天沐慈一直昏迷不醒,实则沐慈大半时间的确因体力不支陷入昏睡,睡眠能更好恢复体力。小半的时间则一直在冥想,收拾因重生冲击而有些紊乱的情绪,不仅慢慢控制好了精神力,更试着借鉴紫微星君给他的人级功法,结合他自己修习灵术摸索出来的体悟,竟然很快产生了一丝微弱的气感。

这个身体太弱,在体术上难有突破,倒是罕见的对灵气十分亲和,更适合修习灵术的体质。

沐慈每天还会花一点点时间,从原主的记忆中整合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中还发现了两个潜在的盟友。

第一个是朝阳郡主。据说她很受定王宠爱,年幼时常跟随定王入宫,男人议事不方便带小孩,她就被送至重华宫,与谢宸妃关系极好,连带心疼原主。小时候她只要入宫,必定在侍卫帮助下偷偷到冷宫,爬在墙头一棵树上,陪伴墙内的小沐慈,给他带来吃穿玩具,讲宫外的事,带给他许多温情的记忆。后来她长大嫁了人,就来得少了。

第二个就是被封洛阳王的三皇子沐念。小时候他不敢做爬树这么高调的事,只敢躲在宫墙下,隔着高墙和冷宫内的小弟弟说话,教他各种知识。几年前他封王出宫,因为不常入宫,也很少过来。

特别是太子在之后三年里,几乎封锁了冷宫,阻绝了小沐慈与外界的任何联系,两个人才一直没发现问题。而天授帝这两三年身体不好,一直在行宫修养,很少回宫,太子才敢肆无忌惮。

不过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沐慈搜寻记忆,试图整合有利的信息。但一个冷宫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少,唯一信息来源是洛阳王常给他念的邸报,也说起过一点沐家皇族发家史,也就是大幸史。

前朝大周动乱,藩镇割据,一些称臣的外族也背叛,宣布独立,分出了北戎、西凉、高蕃等国。大幸大祖沐投在北方幽州起兵,遏制了北戎侵略步伐,夺取了北部四州,于百年前建国,国号为幸。

大幸大祖是个英才,目光长远,并不急于扩张,而是整军练卒、招抚流亡、休养生息,其他藩镇逃难的百姓都避到大幸,人口和各种产业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

大祖虽然只是个木匠,却有野兽般的直觉。

打仗打的是什么?

钱!

什么士农工商的等级分野,在大祖这个暴发户面前都是个渣,他只认“谁有用,谁有钱”。

大祖与士族联姻,注重理财,爱做生意,获得了大量资金和人才,才开始继续征战。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大祖并不优先南下,而是一路向北。

这让南方的割据势力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认为这是自取灭亡——谁都知道,西凉人早就和北戎人眉来眼去,这两个邻居可都不好惹。偏沐投选了最难啃的两块骨头去咬,可不要咯了牙。

此时,南方割据势力纷纷建国。后梁后周后燕纷纷冒出来。

在这些“皇帝”幸灾乐祸中,大幸的祖沐投倾尽全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控制了北戎人称为“母亲河”的北定河流域,把北戎人赶过了昆仑山。又一路西进,直取凤翔府,逼得小半西凉人逃过西河,离开西河平原,翻西凉山与阴山,朝更西方退却。另外四十多万来不及逃走的西凉人选择了再次臣服华夏。

自此,大幸大祖西面倚靠阴山,北面依靠昆仑山脉的天险,借助燕国古长城,稳固西北防线。中原也有了西北的防御屏障。

更大的战略意义在于,以产马闻名的西河平原,尽数在大幸掌握之中。

大幸朝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有兵有钱,有马有粮,还有“勇悍善战,冠绝西北”的西凉兵源,奠定了南下统一中原的基础。

沐慈觉得这位先祖很有远见,是个真英雄。

之后太宗皇帝骁勇善战,统一南北,巩固政权。第三代世宗昌平帝和第四代兴宗永和皇帝,都英明勤政,仁爱百姓,让中原大地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昌和盛世”,延续至今……

现在的天授帝,是第五代,却是从哥哥手中接过政权,以皇太弟身份登基的五代第二任皇帝。在洛阳王明显简化、美化过某些事实后,沐慈还是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

而关于第六代,未来的皇位之争……沐慈想到洛阳王借用他打击太子,又想到太子对冷宫把控严格,洛阳王又是怎么在天授帝难得回宫的这一天,这么“巧”发现了“真相”,还有机会去朝堂上告太子一状呢?

宫斗、夺嫡的阴谋气息扑面而来啊。

……

沐慈昏睡的两日,对外界也并非全然无感,他知道天授帝每天上午、下午会过来两趟,看看情况,算是比较关心的了。剩余时间都是那个叫牟渔的大统领在照顾他,亲力亲为,不假手他人。

沐慈在迷迷糊糊中,依稀感觉牟渔抱他,给他换衣擦身涂药……虽然牟渔尽量小心,放轻力度,还是很痛!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