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幸军政(3 / 4)
大寿的前国丈大人,险些连大寿都没心情过了,立即为“对家族督管不严”而上表谢罪。天授帝宽宏表示不计较,赏赐了好些东西给前老丈人杨涯贺寿,还给前大舅子威远候世子杨南怀加了封爵,提拔了几个前小舅子。
这样一打一拉,给几个甜枣,果然并没有引起西北边军大的反弹。
文臣反对,就是毛毛雨了,天授帝兵权在手,一点也不怕。
太子最强大的助力被剪除,天授帝放松下来,就可以好好谋划,找个契机废除太子。这个契机却不容易找,三十年太子,在民间也有威望、地位,一般二般的理由动不了他。
虐弟丑闻?皇帝自己掩盖还来不及,哪里会说出去?况且,九郎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他已经亏欠良多,不应该再和丑闻扯上关系。
宫外,得到所有消息的定王捏皱了情报纸条,目光复杂,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贤世子啧啧惊叹:“这个长乐王,我都不知道该说他是聪明至极还是单纯无知了。”又想到另一个可能,问,“父王,您说他知不知道自己一句话,就让杨博再无翻盘余地了?”
那这种多智,也太妖孽了吧!
定王摇头:“不知道。”从出冷宫以来,这个小皇子,就做了太多出人意料的事了。
但有一点很肯定!
此子,确非池中物!!
(下附:大幸军制设定,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作者有话要说:
大幸军制设定:
三级军制。
最基层各县,各郡厢兵。
优秀者进入各州府为府军。
府军优秀者选入禁军。
禁军是大幸唯一正规军。从中选择优秀,充天子二十四营,其中最精锐者,充御林军,入宫戍卫。
正规军——禁军共五十万人,分24个番号,采用轮换防区戍守的制度:拱卫京师安全的为御前六军,侍卫六军,都是守备京师的力量。
御前六军:
捧日拱圣龙威神威(包含5千水军)骁胜破敌
共12万。
因禁军轮防制度,其实只有4军驻扎在天京城,有2军轮换到西北边关去打仗,1年两番号出去,于是3年一轮换。为的是保持守京军队的战斗力,免得打不过边军,还怎么守备京师?
侍卫六军:
龙骑鹰扬广胜广捷崇捷崇锐
共12w。也每年2番号与边军换岗,3年一期轮换。
戍边八军:
云骑云翼勇毅勇武雄威振威忠毅忠节,马军步军各有侧重。
共16w 。因为伤亡相对较大,每年3个番号从西北战场退下休整,或在京城或去其他府郡,所以2~3年一期轮换。
蕃忠四军:
西河忠骑破戎勇骑蕃部直骑南林鬼骑
共九万,都是骑兵。
其中西河忠骑是被打败的西凉人投降的一部分人成为了大幸子民,从中选优秀兵员,用来打击西凉,一般戍守在北部边境对抗北戎。
破戎勇气是原北戎中亲大幸的部落兵员组成,守在西部边境对抗西凉。
蕃勇直骑是原高蕃人和一部分其他部族的人,守在南理国边境。
南林鬼骑是南部密林中的部落兵员,属于丛林骑兵,守在高蕃边境。
采用穿插防守,为的是保证各自的忠诚,防止叛变,也为了加深例如北戎、西凉人的仇视。
每年四个蕃忠军不轮防,每军只分三分之一下来休整。
不得不说,当年定下这种轮防制度,还有穿插防守的太宗皇帝实在是非常聪明,有远见。
这24个番号,会选出最优秀的300~500精锐,进皇宫组成天子二十四营。天子二十四营每3年考核一次,去掉不合格的补充优秀的。特别优秀得到皇帝信任的,就会回到自己的番号去,然后就是升官。
所以,到天子二十四营来,是为了镀金,因为禁军系统默认——如果有两个好人选都可以升职,那做过二十四营精锐的优先。
另有军队官职设定(从上往下):
天下兵马大元帅:皇帝。禁军都归皇帝节制,他是最大的官。皇帝不管在战时还是非战时,在宫里还是亲征,都要自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兵马左右元帅:平时不设,只有在战时领兵的总将,才能封个“兵马左右元帅”。人称X左帅,X右帅兵马大都督:例如侍卫六军,总领12万兵马的就是“侍卫六军兵马大都督”,人称X都督。
兵马左右都督:大都督的副职,人称X左督,X右督。
XX军大将军(军帅):例如侍卫六军,领导2万龙骑军的,就是龙骑军大将军,人称X军帅。
XX军左右将军:大将军副职。人称X左军,X右军。
XX军上卫大统领:每个番号又有上、中、下、前、后卫军等,每卫3000~5000人不等,(一般骑兵3k,步兵5k一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