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掌兵·剃发不黥面(3 / 4)
,专心给沐慈喂食。
饭后,卫终拿着牟渔让夜行卫高效率又筛了一遍,变成七千九百二十六人的名单,略有点忐忑回禀了沐慈。
沐慈确实对事不对人,并不问为何没有满员,只吩咐尽快选满,就把这七千多人随机补入了四个番号中。
安排妥当,卫终问:“殿下赐何字?”
“什么字?”沐慈不解。
“这些新丁还未黥面,请殿下赐字。”
“哦,黥面啊。”沐慈恍然。
黥面就是在脸上刺青。
不同于岳飞在背后刺字“精忠报国”是为表忠心。在大幸朝,当兵不是个好差事,为着逃兵役还有人举家搬到大山里做野人的,为防逃兵,便在新丁脸上刺字。
沐慈一直没精力去大营看看,不然就会看到一队一队兵丁,甚至有做到小将军的,脸上都有刺字。
而皇宫里选拔的御林军,还有各宗室的仪卫,他们脸上怎么就没有刺字呢?
因他们是贵人的脸面,不能有碍观瞻。且能做王府仪卫甚至御林军的,多少家中有些背景,便能免于黥面。
但御林军不能个个都是关系户,也必须选择武力值高的,所以为整体战斗力着想,要从从基层挑一些能吃苦,经历生死考验的精锐。
当然,也有皇族宗室为脸而不要真本事的,比如说清河王那奇葩,三千仪卫除了两三百贴身侍卫,其他都是读书人。
但这是少数,大部分还是会选战斗力,毕竟仪卫是保护自己的力量。
精锐中,若有刺字的花脸,咋办呢?
只能花上大半年,辛苦磨皮洗掉刺青,很折腾人的。
因沐慈缺乏常识,沐若松飞速普及。
沐慈立即招了正站岗的锦衣卫:“骆二郎,恭伍,过来。”
作为高智商人士,沐慈很容易记熟了他的三千锦衣卫的名字、长相、籍贯和家庭资料,甚至记得家养的是什么颜色的猫猫狗狗,养了几只鸡鸭。
被点名的两人过来。
“脸给我看看。”沐慈招手。
两人想都不想,以自家大统领牟渔为准绳,对沐慈的任何吩咐都照做。
沐慈端了他们的脸,细细端详,还摸了摸。这两个人脸上还残留了一点刺青痕迹,并非晒太阳没晒平均……原来是磨皮洗过的黥面痕迹。
骆二郎和恭伍心跳失速——殿下实在太漂亮了,这么近距离,很考验人的意志力。一双柔软无骨的手在脸上摸啊摸,目光清冷却专注太……太让人激动了……
他们两个人作为真正近侍,是守在第一线的,自然武力值极高,耳聪目明,房里某些不寻常的动静并不能逃过他们的耳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红脸……
殿下,我们是你的脑残粉……要不要表白?好纠结。(喂,你们真想太多了。)
“脸上刺字,痛不痛?”沐慈问。
两个人摇头:“不痛,一点不痛。”咱多勇敢?
牟渔有扶额的冲动……
两个蠢货,天天守殿下身边都没带脑子的,叫猪给拱了?看来,入伍前要求测智商什么的,是非常必要的。
果然,只听沐慈冷道:“撒谎,去把嘴刷干净了。”
虾米?
两人愣了,忍不住挠头。
“在脸上刺字哪有不痛的?下回再对我睁眼说瞎话,就把牙都拔了。”沐慈继续补刀。
阿喂,那只是表现“男子汉,好勇敢”的一种形式好么?
可惜没人同情他们,两个可怜人在旁人幸灾乐祸的目光洗礼下,郁卒地下去刷嘴了。
沐慈处置完两个人,对卫终说:“新兵都不黥面。给他们每人发一个身份牌,刻好姓名、籍贯、所属番号与入伍年份,都带着就行。”
“只发木牌,不刺字,易出逃兵。”卫终劝。
“不会,我还不至于要在士兵脸上刻字才能叫他们听话。”
“殿下,按规矩……”卫终道,却忽然看牟渔挑眉看着他……
哎呀,逾越了。在不明白殿下用意的情况下,胡乱劝诫,只怕……
“按规矩是按哪里的规矩?”沐慈果然诘问。
卫终硬着头皮:“按大幸军律。”
“我并不管其他军伍番号,只问侍卫六军,军律谁定?”
“大都督您……”
“行!那我的规矩就是不黥面。”沐慈拍板。
“可是……逃兵……”卫终拧眉,对牟渔使眼色。你倒是说话啊关键时刻装啥哑巴。
牟渔抱臂,八风不动,没任何话要说。
沐慈考虑了一下,对牟渔说:“怕逃兵的话,不黥面,那……剃发怎样?”
牟渔挑眉……
沐若松扶额……
都有一种很不妙的预感——沐慈可不是一次说要剪发了。
卫终还没感觉到麻烦接近,赶紧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