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军制改革·军牌(3 / 3)
铸模机,没钢印这种东西,做铜牌需要一个一个去浇筑磨具,才灌铜水凝固成型呢。
小陶瓷片不比碗碟能装东西,连个汤匙都比它值钱,敌方不会当战利品。
众人附议,沐慈点头,于是定下了。
沐慈道:“大家都发言踊跃,这很好。”又平静却专注看着安庆与卫终,“贺之能正言直谏,息戎提出可行意见,都记一笔,按规矩嘉奖。”
安庆微笑,对沐慈点头。而卫终只笑得见牙不见眼,比当年天授帝赞他一句都舒服。因为沐慈难得赞人,至少从没赞过他,且沐慈的“赞”都是很实在,又有效的。
“赞”可不是随口表扬一句,学问很大的。若上位者因难以捉摸的心情赞谁,必让下属学会察言观色,马屁如潮。若只有华丽辞藻的空泛赞美,也比让人渐渐习以为常,失去作用。
沐慈太聪明了,自然懂得怎么“赞”更有效,他心境洞明,不因情绪去褒贬,赞美与批评都一定与某件具体事情挂钩,论事不论人。再者,他对功过赏罚的程度也把控精准,甚至量化成规矩,论功行赏,不偏不倚。
这样,下属就会把精力放在做事上,奋勇争先。小功小赏,大功大赏,只凭本事去争取,不会因不公平的赏罚让下属生怨气。
因沐慈“赞”了安庆和卫终,所有与会的人都打起精神来。
沐慈又一个聪明之处,是他将最简单的一个议题摆在第一,和平谈话,采纳意见,让所有人放松下来动脑筋,畅所欲言。
议题一是一个很成功的预热,沐慈就把会议中最重要的一项,放在第二位讨论,才能更好讨论其他几点。
议题二:成立军事参谋司,制定《侍卫六军军部条例》明晰各部门,各人职权范围。
作者有话要说:
①天授年:因德光帝刚继位,过了年才能改年号为德光,今年还是天授纪年。
②斐知:沐慈收的研究出羽毛笔的工匠,姓卫,卫氏旁支的少爷。卫家三十年前倒台被贬为匠户,从此心灰意冷只埋头做事,不再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