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盛世慈光 > 第372章 殿试题目

第372章 殿试题目(2 / 4)

面容平静,轻轻掸了掸衣袖,没有看向任何人,跟随内侍入内,一点没有初入皇宫的忐忑紧张,步履优雅,从容不迫,青袂飘然,长袖微漾,真叫一个潇洒不羁。

因他姿容太过出尘,大家忙着欣赏,来不及觉得他倨傲,何况人家有倨傲的本钱——美人儿单靠这张脸,也总该有一点特权的,更何况这位还可以靠才华。

会试第四名,可不是拿脸在纸上滚一下,能刷上来的。

如此丰神俊朗,风流标致的美男子,让站在宫门监看对人,以免冒充的官员眼前一亮,心道:这一榜的探花非君莫属。

自古以来,探花郎都是最英俊的。

一个一个唱名,贡生自然排成一个长队进入了崇政殿,大家都守着规矩不敢乱看,在内侍指引下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又是一次唱名点到,以免乱了座次。

之后考官散卷、贡生恭敬接过,行礼。

这一番流程下来,已经到了辰正时分,按照楚王府流行的记时方法,也就是早晨八点。奉礼内侍高声道:“皇上驾到……”

所有官员肃色恭迎。

贡生全体起立恭迎,个个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力图给皇帝留下好印象。好在崇政殿内烧了好些炭盆,哄得殿内温暖如春,抬头挺胸的动作也不会很勉强。

德光帝龙行虎步进殿,面色本有些凝重,却在看到满堂的贡生后,渐渐舒展了神色。这些是他登基后第一次科举选出的青年才俊,即将给大幸注入的新鲜血液,让大幸一直保持新鲜活力,怎么不让人高兴呢?

看着这些精神的年轻人,皇帝也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舒心极了。

“臣等参见陛下……”臣子弯腰行礼。

“学生参见陛下……”贡生跪下行礼,虽然他们有功名在身,可毕竟还不是臣子,初见皇帝,在这种正式场合是需要行跪礼的。

德光帝道:“诸位爱卿平身……诸生免礼!”

奉礼内侍尖声高喊:“免礼……平身……”

众人起立,贡生却依然不敢抬头,与皇帝对视是很无礼的行为。饶是如此,德光帝还是从一干贡生里一眼看到了站在前排的水莲心,多看了他饱满的额头,漂亮的“美人尖”发际,高挺的鼻尖好几眼,却不好叫某个贡生抬头……和调戏民女似的,不尊重。

不过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就有几个官员注意到皇帝流连的目光,又见过水莲心作弊一般的容貌和才华,都心中有数了。

此次考试,主考官是有内相之称的翰林学士承旨赵瑞。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德光帝对老臣十分优容,并没有大刀阔斧改变朝局,依旧倚重赵瑞,由他领着翰林学士院负责起草内制、参谋顾问。

这次让赵瑞做恩科主考,足见圣心。

赵瑞按流程,请皇帝亲自颁发策题。殿试不做诗赋,只做策题。

德光帝对心腹内侍彭予点头。彭予将侍卫手中捧着的四个长轴,挂在八个内侍举着的四根长杆上,然后将四根丝绦交给皇帝。

德光帝用力一拉,四个卷轴打开,明黄的锦帛上写着四道由皇帝亲自出的策题,每题上百字,考生从中选择两题做策论。

恩科举试,说到底不是选出谁是第一诗人,而是为国选贤臣,题目自然要根据国家时政,考一考学生的治国头脑、手段与潜能。

四题出来,其他官员脸色都有点变了,考生更是一时不知如何反应,唯有主考赵瑞的脸色没什么变化的,因为这四个策题虽是皇帝亲出,明黄卷轴上的内容却是他昨夜润笔写好的。

赵瑞能做两朝元老,得两个皇帝喜欢,就是因为他永远紧跟着皇帝的步调走,是个好助攻,从不质疑。就算有疑虑,他也只会自己暗自琢磨,有谏言也是顺着皇帝思路,提醒皇帝没注意的地方。

最主要,赵瑞嘴紧,不会有任何消息流传出去。

所以有些官员常骂赵瑞是皇帝的应声虫,觉得他为了媚上,失了文人风骨。殊不知一样米养百样人,赵瑞本身的性格能力,更适合做个秘书性人才。皇帝也觉得他不适合管理国家公务,所以他虽深得圣心,算两朝元老,却一直没被提拔成为尚书宰执。

赵瑞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从不羡慕嫉妒恨,只认真做好自己的事。

言归正传,四个策题之所以让朝臣大哗,贡生瞠目……的确是有些出格了。不像是忠厚实诚的德光帝的手笔,感觉更像是一贯任性妄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楚王的作风。

赵瑞润笔列出的一些史实,漂亮的描述不提,只抓出重点理解。

第一题,问的是治国礼教、法情。

治国以政凝民、以礼凝土、以天治内外、曰治、曰教、曰礼、曰政、曰刑、曰事而已。礼教当先于刑法,法理之外又有人情,若有冲突,又该当如何?

所有贡生都知道,楚王曾有言论“法规在上,王在法下”,他是天底下最讲究礼法规矩,不近人情的当权者,让许多人恨得咬牙,却不能不说他确实是个优秀的领袖。做这个策论,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