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南瓜手擀面(2 / 3)
然就会了,只是好几年没做了,还是决定胳膊有点吃力,酸胀的很。”
宴殊说到他妈的时候,眼里都是柔光,没了那份锋芒,庞夏觉得他整个人都变得柔和了很多,可能因为这人实在太瘦了,这幅样子看着说不出的单薄跟寂寞。
庞夏接了他的话题说:“南瓜手擀面啊?我也挺喜欢的,本来我就比较偏好面食,我家人多,小时候我妈一煮就是一大锅,面切宽点比较好吃,自己揉的又有嚼劲,就是熟了就得吃,否则面融了可就成面疙瘩了。”
“呵,对。”宴殊似乎也想起那场面了,笑得越发自然,“关键过程麻烦,又是揉面又是擀面的,前前后后要花上好些时间,等忙完了,吃上自己擀的面,那份成就感更是没办法用言语能形容的。”
庞夏说:“还有南瓜,南瓜也很重要。”
宴殊完全同意:“对,以前的南瓜是我外婆家自己种的,南瓜结的又多,一个能有脸盆那么大,我外婆是小脚,小脚你知道吧?”
庞夏笑着点点头:“知道,我奶奶也是,三寸金莲嘛,她们那时候裹脚的也不多了。”
“是,”宴殊有些感叹,“那么小的脚,还没我巴掌大,走起路来怎么就那么快,挑着两蛇皮袋的南瓜,走了几十里路,把瓜送来我家,那南瓜和现在的南瓜不一样,没那么甜,水分也少,煮熟了烂的跟糊似的,闻起来也香,吃进嘴里不用嚼就能咽。”
庞夏听了就说:“你也喜欢那种老品种的南瓜吗?”
宴殊点头说:“嗯,现在那些什么奶油南瓜的,我都吃不惯。”
“那你可有口福了,那瓜我家就种了呢,我妈每年都在院子墙头边上种上几颗,瓜子都是往年一年一年留下来的,每年我妈都会在结的南瓜里挑个瓜子饱满的,用锅灰和了泥巴,跟瓜子拌一起贴墙上,来年种的时候扣下来,撒土里就行。”
宴殊眼里闪着光,语气有些激动说:“那种方法我小时候见过,当时还问了我外婆为什么那么做呢,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我都忘了她是怎么说的了。”
“是为了防止瓜子生虫,或者被家里老鼠翻出来给吃了,而且添了锅灰瓜子也不会发芽,来年扣下来一碰就碎了,瓜子一颗颗挑拣出来就行。”庞夏解释说,“我记得有一年过年,我去我外婆家玩儿,太调皮把墙上沾了菜瓜的土饼扣了下来,我妈为这事,追了我半个田埂,还是我外婆把我抱怀里护着,才免了一顿打。”
“是吗?”宴殊笑着,故作不经意的开口问庞夏:“你外婆还在吧?”
要别人问,庞夏肯定得揍那人一顿了,不过宴殊向来这么直接,庞夏也知道他没恶意,从那不咸不淡的口气里多少还听出了点落寞的味道,就笑着说:“在呢,虽然身体不太好,不过大病没有,肯定还能陪我很长时间呢。”
“那就好……”
宴殊这句话说得声音特别小,要不是庞夏离得近,都不一定能听得见,他应了一声,主动转开话题说:“估计明天我得回家一趟,到时候给你带几个南瓜回来吧,反正你这不正闲……正养伤吗?没事儿给宴星做点,孩子都挺喜欢吃南瓜的,青青悠悠就很喜欢。”
宴殊看了庞夏一眼,就说:“那先谢谢你了。”
“不会。”
……
李景行今天提前下了班,一回来就看到宴殊跟庞夏俩人有说有笑的,确切地说,是庞夏在笑,宴殊态度明显比之前好了很多,虽然还是没什么表情,眼神里却没了以前的隔阂跟疏离。
李景行将公事包跟带回来的东西放下,缓步走到烘焙房这边,宴殊先看见了他,跟他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一边问庞夏:“饼干烤好了必须立刻拿出来吗?”
“对,因为烤箱和烤盘的余温会让饼干继续加热,容易烤的过干,到时候饼干会变得很硬,比狗头还难啃。”这是老人常说的一句话,具体什么意思,庞夏也不是很懂,反正就是形容东西太硬咬不动的意思。
一转头看见李景行,就指示道:“今天回来这么早?刚好,帮我拿个汤盘子来,我盛下饼干。”
李景行没多话,转身去橱柜拿盘子去了,宴殊看了他俩一眼,庞夏还在看那些饼干呢,李景行脸上也是一派自然,原来两个男人一起生活,也和平常的夫妻差不了多少。
李景行回来,宴殊也没多留了,拿了饼干,又带了几个烤好的面包就先回去了。
庞夏往客厅沙发上一坐,立马软成一滩泥似的,翻翻眼皮说:“累死我了,站了一下午,腰都酸了。”
李景行走过来,说:“一般人不是应该腿酸吗?”
庞夏话里明显带着赌气的口吻说:“别人腿酸我腰酸不行吗?”
李景行笑了笑,在他旁边坐下,伸手过去帮着庞夏捏了捏腰,也不知道这人捏的什么穴位,庞夏一点儿也不觉得痒痒,腰上的酸胀也确实立马有了缓和,只是想到每次李景行帮他捏腰,一般都是因为做完那档子事之后,庞夏就觉得再舒服都有点不是滋味。
李景行轻笑问他:“怎么?还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