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亿投资(2 / 3)
话题,说道“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房地产项目,我们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已经在注册,等贷款下来后,对于展开合作的农户,要推广新农村建造别墅集中安置,章平市清莲县以及隔壁县,和开店节奏相同,短期要达到10万栋精装别墅的开工建设规模,拉动投资150个亿,另外,在合作的城镇建新城,主推120平方的精装商品套房30万套,一平方售价2200,拉动投资800亿,这些项目,银行会配合我们做,让房地产公司利用当地政府资源去办”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开店,简直就是搞房地产大开发,已经1000个亿了,比国开行10个亿的贷款都大了100倍,即便东哥这段时间发展得不错,可大家一听仍然觉得明显是在天方夜谭。
陈燕燕也两眼一瞪,说道“你在搞什么?”上次刚和这个家伙沟通过,建几千栋别墅拉动7个亿投资已经够多了,这会突然冒出几十万套,她都有些懵了。
虽然陈燕燕威望很高,但此刻却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力,都齐齐看着阮东生。
阮东生不敢看陈燕燕的表情,心里暗道晚上估计要倒霉了,脸上还是风轻云淡,不以为意的说道“以后我们的需求会很大,西北地区有千万人口,成为我们的农业基地后,我们的供应商和合作农户就多了,盖这点房子还不够卖几天的”
会议室里一时沉寂了起来,很多人开始思考阮东生计划的可行性,连陈燕燕也在想,2000家店,4000家,1万家......
张小浩最先应道“我觉得东哥说的没错,以后我们一天的需求,就要2000万,加上以后的发展,整个西北成为我们的供应基地,那些投资,没有太大的问题”
他和阮东生沟通得最多,胡建只是中国的一个角,他们将来的市场是要面对全国的,因此现在做多大的规划,都不会对阮东生伤筋动骨,只不过是打基础而已。
陈燕燕惊疑不定的看了看张小浩,这个大块头是阮东生的妹夫,也是左膀右臂,肯定也知道很多内幕,可惜自己还是跟阮东生的时间太短,这个可恶的家伙,每次以为自己了解得够多了,他就能又爆出一点什么意外。
不等所有人都想明白,阮东生进一步解释道“建筑成本本来就不高,城镇地价也便宜,我们又不怎么赚钱,为的是把家电和城市生产的钢筋水泥工业原料送下去,拉动两边投资提升各地税收,这是皆大欢喜,而且我们将来要开很多店,也好有说法”
陈燕燕明白了阮东生的想法,她之前也在不断考虑,将来阮东生做大以后怎么办,他提出的城乡互动,投资农业基地也是解决办法之一,但都没有现在房地产这么直接,西北的GDP本来就不高,整个市也就3000来亿,让阮东生直接提了1000亿,加上农业带动,这效果就不是一般的明显了,而且他的价格没有什么泡沫,很快就能被消化又继续拉动下一轮投资,陈燕燕越想也越觉得有道理,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家伙,脑筋转得慢,想法这么大胆。
阮东生再一步解释道“这一切自然有房地产公司和地方政府配合解决,地方政府也是有股份的,所以会很积极,装修成本很低,家电采购每户1万,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厨灶,这里就有40个亿的采购规模,我们将集中采购”
对于目前杂乱的家电市场,阮东生心里冷笑,销售终端和有限几个厂商开始控制市场,他只需要自己扶持壮大其中一家国企就行了。
阮玲燕终于回过神来,颤着语音说道“15万一栋房子和26万不到的精装房子的确不贵了,的确能抢着要了”
这里很多都是农村来的,阮玲燕和阮东生本身也是,因此非常了解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太贵的买不起,舍不得买,但是二十多万肯定能出手,况且以后哥哥的农业基地形成规模,就业也有了保障,这一点消费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他人也都点头,1000亿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但是阮玲燕一解释,他们就能听得懂了,15万一栋别墅和26万一套房子,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几年就还清了,如果是在他们老家,有这么便宜的商品房,他们也会买的。
陈阿姨和老板娘也震惊了,阮东生的发展可真是连跳几级啊,而且听起来还头头是道,以他现在的社会关系,既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又有银行扶持,1000亿投资对他来说,几乎唾手可得。
陈阿姨还是担忧的问道“东生,规模会不会太大了”
阮东生明白陈阿姨是在担忧自己承受不住压力,在座的绝大多数人,恐怕也是如此,因此要给大家打打气,于是胸有成竹的说道“陈阿姨,这只是一期规模,我们的房地产公司不赚钱,让利给老百姓,赚钱的只有政府和银行,现在项目风险都这么小了,这么好的项目,银行和地方会跟上来的,不需要我们掏什么钱”尤其是农业银行,李白铁定了会跟着阮东生干,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
陈阿姨点了点头,房地产投资杠杆一向很大,的确不需要多少自有资金,甚至在城镇建设房地产,限制更宽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