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部分(3 / 3)
吃肉其实并不太容易咬得动,但两个小孩子也明白,家里难得有顿肉吃,都鼓足了劲,甩起腮帮子,仔细慢嚼着。
一家人解决了一锅子的兔肉蘑菇汤,都打起了嗝。大郎说:“好了,你们几个在外面去玩一会儿,今天吃多了肉,存食了可不好。”
阿土和大宝一听,立马兴冲冲的往外跑。虽然外面有点黑了,但自己家门口,也不用害怕。
果然,俩人才到门口,就见到谢老夫人带着阿土过来了,而后刘大娘也带着小石头过来了。两家人都一样,吃了两顿肉,都怕孩子存了食,带他们出来玩玩消消食。
谢老夫人和刘大娘说着闲话,几个孩子在一起玩闹了一阵子,才都各回各家了。
就在辛湖做晚饭的时候,谢公子和谢五,两人又是挑又是背的,搞了一堆东西,艰难的行走在山间小道上。两人以前可真没自己出力背这么多东西,只觉得累得慌。特别是出了城,离了大道,开始走那些上下起伏的小山路时,就更加慢了。两人还歇了一会儿。
江大山一个人已经又在附近转了一圈,打到了五只肥兔子了。他把五只兔子都处理好了,直接挂在树上晒着呢,结果二人还没有回来。他等的心焦,又怕他们出事,就找了个地方把粮食藏了起来,把两匹马又藏在另一片山坡上,系在树上。然后,他才骑了马,又带了一匹马,往城里来接人。
不过,也不敢带着两匹马进城,就先等在进城的岔道口,打算要是到了天黑,还不见两人出来,就偷偷进去。不过,才等了一会儿,他就远远的看到谢公子二人了。
“哎哟,幸好你来接我们,要不然一直挑这一担子,累死我了。”谢五见到他,立马扔下挑下,坐下来喘着粗气,说。
虽然他有力气,但挑着二百多斤的担子,走了二个时辰的山路,其实也是很累人的。谢公子也一样累得满头大汗,他背上背的,手上提的,胸前还挂着个包袱,重量虽然要轻些,但也一样把他累得够呛。
“我就是怕你们出事,才来接的。”江大山说。他还担心这两人出不来了,搞了半天,他们是因为负重太多,才走的慢。
“其他东西呢?”谢公子见他空着手,问。
“我都藏好了。”江大山说着,接过他们的东西,往马背上放。这总共三百多斤的东西,他全给一匹马驮着,另一匹马就让给谢公子和谢五两个累慌了的人骑着。他自己牵着驮东西的马,跟在后面走。
“那篮子里全是包子馒头。还有一包卤肉。”谢公子告诉江大山,让他自己拿出来吃。他今天和谢五两人可是搞饱了肚子。
“怎么买这么多包子馒头?”江大山好奇的问。买这些东西,还不如买一包面实在。
“不敢买太多粮食啊。而且我们也背不多那么多啊。”谢公子答。
他也巴不得再去买几包米面,一来背不起了,二来也不敢这么大手笔。两人买的东西算起来了也不少,谢五挑着一担子,他也背着大背篓,已经很引人注目了。
“今天没遇上什么奇怪的事吧?”江大山了然,又问。
“没。如果不带马,又挑着柴来卖,两个人买几十斤百来斤粗粮,还是没人太在意的。”谢公子说。
“这么说,我们下次干脆挑着柴,提着猎物,不带马,再来买东西。”江大山说。
“呵呵,行是行,但累人啊。如果带着马,别说百来斤了,就是千来斤也不在话下啊。”谢五笑道。
三个说说笑笑,心情极好的往回走,很快就到了藏马和粮食的地方。三人又休整了一会儿,把东西全绑好了,才快马加鞭的返家。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是在路上只要有可能有路的地方,都打了几个转。下午时分,他们居然又发现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头有一群野猪在悠闲的进食散步。
“快,野猪。这次我们弄两头大的带回去。”谢五惊喜的说。
他们买的粮食多,但肉其实很少,那几刀咸肉,说实话是买回来当油盐用的。真正能吃的肉,也就江大山弄的五只野兔子,放开了吃,还不够一村人吃一顿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