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部分(3 / 3)
好的,愿意跟过去吗?”大郎有些惊讶的问。
“你们既然要再弄个村子,肯定需要人多,再说了,我们两家,日子虽然比别人家强些,但这几年,家里孩子越来越多,以后孩子们嫁娶也是大事。要是那边还能更好的发展,咱们当然愿意过去啊。”两表兄弟说。
“行啊。有你们两家的话,我就更放心了。因为我和阿湖也不能长期在哪边。得有个人主事。”大郎开心的说道。
“那就说定了,我们两家都过去,大哥他们就不去了,毕竟他们年纪大了,比不得我们年轻身手好。另外两户如果不肯去,我们再去找两户。”阿信说。
“好,这事就交给你们了。再问问,其他人乐意过去也行。”大郎说。
谈好了事情,家里做饭的也差不多可以吃了。
胡大哥家房子宽敞,他们两口子只有两个孩子,一女一儿。
堂屋里摆了两桌,几个男人们坐一桌,辛湖他们几个女人坐一桌。三家的孩子全聚在一起了,加起来都快十个了,满满当当的也坐了一桌。最大的不到十岁,小的才一两岁,热闹的很。
不过,三家人对孩子的教育还算不错,孩子们都比较听话,没有哭闹的,各自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这满满当当的一桌子菜,鸡鸭鱼肉蛋样样都有,就算是过年,估计也没这么丰盛过,孩子们吃得满嘴是油,个个都只顾埋头苦吃,没有人闹。
辛湖看到这么多孩子,心里突然又有些羡慕他们了,虽然人家过得很普通的生活,但一大家子也热闹的很。在现代难得见到哪家有这么多孩子了。
对于他俩成亲的事情,基本上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因为芦苇村有些生意还是通过他俩在做的,所以陈家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一些。自然而然的,就有人问到他俩生了孩子没有。
“还没呢,一直聚少离多的,不急。”大郎笑道。
“不急不急,你俩身体好,这事不急。”大家连忙说。
这事大家就揭过了,喝酒吃饭,热闹的很。
听了他俩来的意图,胡大嫂和胡大哥都赞同阿信与阿志他们跟过去,但是他俩年纪大了,并且也只得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养家的压力小得多。不象阿信和阿志年轻,还可能生养。
这年头也不讲节育,大家都是可劲的生,阿信和阿志两家都有三四个孩子了,他们还不到三十岁,这生育期还没过,很可能还会再添孩子。等这些孩子全长大了,嫁娶就是很大的压力。再等到他们家的孙子辈出生,家里的地就完全不够了。
另外的两家,都没多少地,生活很贫困。但家里壮劳力却多,一家有五口,一对中年夫妻,两个半大小子,一个小姑娘。另一户是年轻夫妻一对,两个小娃娃,一对老年夫妻还带着个快成年的小儿子。
在芦苇村呆了四天,等他们四户把事情交待好,大郎也和养马场的借了几匹马,要带四户人家走,家家都是会带上自己家的所有家当,行李物品可不少。除了阿信和阿志家各有两匹马之外,另外两家可没有牲口,肯定不可能靠步行走过去。
他们走的时候,阿志妻子的两个表哥和养马场的两个人熟人,帮忙送大家,顺带认路和把借的马带回来。
大郎与辛湖两个人出来时,特意骑了三匹马,本来到芦苇村来,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可回去时,三匹马都驮得满满当当的东西,这家送一点,那家送一点,都是人家的心意,不收还不行。
这一行人,二十匹马,又拖家带口的,还带着大量的行李物品,回程花了七天。
到了地方,看着大郎与辛湖搭建的简陋房子,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了。
“你们两人就住在这里,专门种田?”阿信不敢相信的问。
“那是当然,说来话长,我们也是找到这个地方觉得合适,一时兴起就决定了。所以没什么准备,能将就就将就一下了。”大郎不好意思的说。他们住的地方确实太简陋了。
“这里真不错,确实适合种田。”